潘少權
潘少權

追尋《山居歲月》足迹

發佈時間: 2021/10/20

追尋《山居歲月》足迹

去普羅旺斯是因為Peter Mayle的《A Year in Provence》,寫的是作者遷居法國南部一年的點滴,中譯《山居歲月》,更添浪漫色彩。

「這一年,始於午餐。」書中第一句,寫的是他紐約日常。經15年廣告文案營役,他返回英國,80年代後期移居普羅旺斯。帶着妻子和兩條狗,展開一段山居歲月。敏銳靈巧的觀察、幽默風趣的筆觸和真摯赤誠的心,以異鄉人的視角,栩栩如生地勾勒出南法的風土民情。

講起普羅旺斯,好像只有一望無際的薰衣草田,不過在Mayle筆下,優美景色不過是伴碟,主菜是人和食物。我們去旅遊,在兩三個點住兩星期,始終是走馬看花。

100年前,法國人認為普羅旺斯是鄉巴佬聚居的地方;但在外國人眼中,卻充滿田園氣息,乃有錢人和藝術家的天堂。今天普羅旺斯已變成法國人喜歡定居或工作的首選,終年到此度假的人則絡繹不絕。幸好地方大,若遠離馬賽、康城和尼斯那些旅遊景點,那條蔚藍海岸確實令人心曠神怡。

即使住在山區,信步田野、閒遊村落,也有不少發現。有些傳統看似迷信,卻在鄉間流傳,例如送給每個新生嬰兒雞蛋、鹽、麵包和火柴,代表自然成長的能力;掛在門前的Artichoke洋薊花,則是為了求得好運。

Peter Mayle在書中不斷提及法國人與吃的關聯,和對美食的愛,他們在節日張羅,但日常也不馬虎,因為「腸胃在法國是最有影響力的器官」,所以「不管餐廳有多遠,他們都願意支持優秀的廚藝」。

時隔20多年,他在《再見,山居歲月》一書寫下普羅旺斯的變與不變。果然,爆紅之後,普羅旺斯變得人多車多、物價飛漲、老店消失。小館子換了精品店,有歷史有文化底蘊的桌椅換成顏色可怕的塑膠桌椅,「與飽經風霜的石頭村屋格格不入」。

難怪有人批評他「毀掉了普羅旺斯」。不過,他洗去糟粕,記得美好,「經過汰擇的回憶最美,因為我們已經把那些枯燥、令人掃興且不愉快的部分刪除,僅留下染了粉紅色彩的美好篇章,往往不大準確,但通常讓人窩心」。

(本欄逢周三、五刊登)

撰文: 潘少權 喜旅遊 穿梭南北東西 愛讀書 探索中外古今
欄名: 天地#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