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港生活網站並無進行電話推廣活動

導管取栓術增治療效果 醫生提醒中風須「分秒必爭」

發佈時間: 2021/10/29

提起中風,大家最先聯想到的是什麼?言語不清或說話表達出現困難等中風徵狀?抑或是中風後出現殘障、癱瘓的畫面?養和醫院神經外科專科曾振邦醫生指出,近年已有愈來愈多的治療方法,例如溶血針或導管取栓術,均可減低中風對患者腦功能的影響,但曾醫生強調,對抗中風的重點是提升社會大眾的認知,讓患者及其身邊人知道「分秒必爭」的重要性。

香港每年約有25000宗因中風而入院的個案,當中約七成個案屬缺血性中風,即患者的腦血管突然受到阻塞,導致腦部血液不能流通,繼而令腦部細胞缺血壞死;其餘的中風個案則為腦血管破裂,醫學上稱為出血性中風,亦即一般市民常說的「爆血管」。

曾振邦醫生表示,中風涉及不同的誘發因素,以佔大多數的缺血性中風為例,風險因素包括三高(高膽固醇、高血壓、高血糖)導致血液內形成粥樣斑塊,而粥樣斑塊積聚下又會導致血管狹窄,阻礙血液運行。另外,心房纖顫的患者,他們的血液中可能有由心臟形成的游離血塊,堵塞腦部血管或頸部血管引致。

誘發中風的成因各有不同,患者除了應及早控制各種風險外,亦應小心留意中風徵狀,以便及早求醫治理。「『談笑用兵』是其中一個方便大家記得中風病徵和對中風作出適時辨別的口訣,『談』是指說話不流利或說話有困難;『笑』是當患者笑的時候,臉部會歪向一邊,出現不對稱情況;『用』是指不能控制手腳,手腳不靈活和乏力。一旦出現上述情況和病徵;便應該盡快請求救『兵』,送院治療。對於缺血性中風病人而言,血管堵塞每延長多一分鐘,便會有190萬神經元死亡,所以愈早求醫,治療機會愈大。」曾醫生說。

近年已有愈來愈多方法可幫助醫生拯救中風患者,以恢復患者的腦部供血、減少腦部組織壞死的機會。以缺血性中風為例,曾振邦醫生指,醫學界近年引入灌注掃描,希望能夠藉此了解患者腦部受缺血範圍的幅度,即使患者在中風後延後求醫,醫生仍然可按腦部受損範圍大小,而安排更適合的治療方案。

事實上,醫生一般會在短時間內使用溶血針或導管取栓術,把阻塞腦部血液流通的血栓溶解或移除,前者需在中風後3小時內進行,後者則可在中風後6小時內進行,當然越早治療,效果越好。導管取栓術是透過微創方法打通血管,過程中利用導管進入血栓位置,再放入支架固定血栓,然後再將血栓移除或以導管直接吸走血栓。曾醫生表示:「根據2015年多項有關大血管阻塞的缺血性中風患者大型研究顯示,使用導管取栓術的相關患者,在術後90日後能保持良好功能的比率,較接受溶血針治療的患者高。」

曾振邦醫生強調,即使治療方案的成效有所改進,但不同人的治療效果及副作用亦有所不同,患者應與醫生商討最合適的治療方案,而且治療的速度都是「分秒必爭」,患者應盡早求醫,以便盡量減低腦部受損的程度。

{{hket:inline-image name="DrTsangChuPong.jpg"}}{{/hket:inline-image}}

▲曾振邦醫生提醒,對抗中風緊記「分秒必爭」,建議社會大眾多留意中風徵狀,及早協助中風患者送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