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港生活網站並無進行電話推廣活動

錯失治療時機 五十肩癒後恐影響活動能力

發佈時間: 2021/12/15

五十肩一直被視為中老年人的痛症,所以不少未踏入中年的朋友出現肩膀痛,往往視為只是一般都市痛症,掉以輕心。骨科專科譚國偉醫生指,雖然五十肩較常在五十歲以上的人士身上出現,不過有不少研究顯示,四十歲開始已有較高機會患上。此外,雖然五十肩做成的痛楚會隨着踏入「恢復期」而自動減退,不過由於發病期間患者減少活動,導致肩部日後未必能回復至發病前的活動能力。

關節發炎 病因不明
黏連性肩關節囊炎因較常在五十歲以上的人士身上發病,故被稱為五十肩,其主因是肩膀關節囊組織發炎,引起增厚、纖維化、滑液減少,所以導致肩膀疼痛,影響肩關節活動,由於患者的肩膀就像被凍結,因此又稱為「冰凍肩」,到目前為止,醫學界還未找出五十肩的確實病因。譚國偉醫生指,許多人誤將五十肩與肩頸背痛混淆,錯過治療時機。

{{hket:inline-image name="700w5.jpg"}}{{/hket:inline-image}}

▲五十肩因關節囊組織發炎,導致肩膀疼痛僵硬,

無法舉手 劇痛致失眠
五十肩最主要的症狀是肩膀疼痛與僵硬,難以活動伸展,患者連穿衣、梳頭、晾衫等簡單動作也受限制,加上晚間比日間的痛楚更嚴重,影響睡眠質素,為患者帶來困擾。譚國偉醫生補充,五十肩可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為「疼痛期」,肩部活動時產生痛楚;當痛楚漸減,但肩膀出現僵硬感時,即踏入第二階段「僵硬期」;進入第三階段「恢復期」時,肩膀慢慢回復正常,整個過程約歷時兩年。至於治療五十肩,譚國偉醫生指可分為非手術及手術治病兩種,對於早期或輕微個案,較常採用非手術治療,包括藥物治療、物理治療。至於嚴重患者,則可能考慮接受手術治療,例如矯正關節或關節囊擴張手術。

簡單運動 紓緩關節繃緊
為了避免痛楚,不少五十肩患者會刻意減少肩部活動。雖然「恢復期」後痛楚會漸漸消失,但肩膀卻因為發病期間減少活動而導致關節活動能力下降。因此,譚國偉醫生建議早期患者,每日進行以下三組肩關節運動,持之以恆,有助伸展關節,預防僵硬。

肩關節運動 

{{hket:inline-image name="700W.JPG"}}{{/hket:inline-image}}

第一組
站立,背貼牆,一邊手伸直,手掌按着牆,盡量向上移,直至感到輕微痛楚,停留5秒,放鬆,每邊手15次。  

{{hket:inline-image name="700W2.jpg"}}{{/hket:inline-image}}

第二組
站立,雙手手握長棍,90度屈曲,左手盡量向右邊推 (右手則向左邊推),直至感到輕微痛楚,停留5秒,放鬆,每邊手15次。

{{hket:inline-image name="700W3.jpg"}}{{/hket:inline-image}}

第三組
坐在椅子,手掌放在枱面,伸直向前移,直至感到輕微痛楚,停留5秒,放鬆,每邊手15次。

更多伸展運動, 可瀏覽: https://bit.ly/2YrX4EF

{{hket:inline-image name="700W4.jpg"}}{{/hket:inline-image}}

▲骨科專科譚國偉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