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港生活網站並無進行電話推廣活動

免疫差打科興長者 優先接種第3針 專家倡轉復必泰 公院覆診或可打

發佈時間: 2021/10/28

新冠疫苗加強劑優先接種群組出爐。衞生防護中心轄下科學委員會昨開會後稱,如免疫系統失調人士,因接種2針後抗體不彰,最少4周後便應補針;而60歲以上長者、醫護及跨境司機等高暴露風險群組,及新冠康復者則應在6個月後補針。因應科興疫苗在接種6至9個後抗體下跌較快,故補針優先於打復必泰者,而第3針建議轉打復必泰。衞生防護中心未明言何時開展補針,惟日後在公院覆診或可打第3針。

新發現及動物傳染病科學委員會主席許樹昌會後建議,有免疫系統失調者最先補針,包括需化療和電療的癌症患者、曾接受骨髓等器官移植需服抗排斥藥者、患風濕病等需服抑制免疫系統藥者、患愛滋病且CD4淋巴細胞低於200者、及洗腎病人等,在接種2劑後最少4周應打第3針。

另因多項研究指,打科興者抗體水平在6至9月後大跌,建議可先於打復必泰群組補針,而當中60歲以上長者、高暴露風險群組如長期病患、醫護、機場和酒店工作人員、跨境貨車司機、安老院舍職員等,第3針可隔6個月接種;18歲以上打科興者居次。打復必泰者、屬60歲以上或高暴露風險群組則排最後,同樣隔6個月補針。

而新冠肺炎康復者打首針後不論疫苗種類,抗體均可維持6個月,建議諮詢醫生意見後,可隔6個月補第2針。

接種科興 抗體水平6至9月後大跌

許補充,因「溝針」研究發現打科興者,補針時打復必泰效果更好,故建議補針市民均可轉打復必泰,而本身打復必泰者則不用轉。他重申,科興及復必泰均可預防重症和入院,強調科興有其定位,「如打復必泰過敏,可考慮轉科興。」

疫苗可預防疾病科學委員會主席劉宇隆相信,高危群組外「非一世無得打第3針」,因第2代疫苗保護性或更強,太快補針「好處亦未必太大」,且疫情「沒完沒了」,委員會或至明年底仍需討論應打哪種加強劑或第2代疫苗,故「現時講唔到畀你聽幾時打」。

對未來「完成接種」定義會否改為3針,劉指政策有靈活性,可人性化處理,如學校打1針已可復課,高危區留學生打1針亦可回港,相信仍會視2針為完成接種,「第3針只是保障個人健康。」

對本港針劑是否足夠市民補針,徐樂堅坦言因不少長者未接種,且要評估市民會否大批「轉針」,仍需時詳細計算;而補針時間表亦會「逐步逐步」,但強調會「很快」展開,現正處理疫苗證書等問題,日後未必是按年齡或群組批次補針,長期病患等或能在公院覆診時打第3針,惟仍待與其他政策部門商討。

對內地建議不應「溝針」,本港不跟隨會否影響通關,許解釋內地亦有做「溝針」研究,只是數據未明確,才未作建議,非反對「溝針」。徐強調,會上討論均基於科學數據,未考慮通關問題。

劉又稱讚本港捐出阿斯利康疫苗「明智」,因「世界不會安全,除非所有國家安全」,冀捐贈能帶起均分疫苗的示範作用。

記者︰脫芷晴

美術:招潤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