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港生活網站並無進行電話推廣活動

無懼轉季天氣 新型非類固醇藥膏 治療濕疹新選擇

發佈時間: 2021/11/22

現在正值轉季,温度和濕度變化反覆無常,令肌膚變得敏感脆弱,加上秋冬天天氣又凍又乾燥,加劇缺水問題,容易誘發濕疹。不過不少人因害怕傳統治療濕疹藥物類固醇的副作用,沒有依從醫生指示用藥,甚至寧信坊間「偏方」。皮膚專科胡惠福醫生直言,外塗偏方一般沒有醫學實證,效果成疑之餘,更有機會刺激皮膚,因此最好還是按醫生指示用藥。隨著醫療發展,新引入香港的新型非類固醇藥膏「外用PDE4酵素抑制劑」,不含類固醇成分,可以作為濕疹治療的另一個選擇。 

{{hket:inline-image name="CSC_3483_resize.jpg"}}{{/hket:inline-image}}

▲如果皮膚屏障不健全而變得乾燥敏感,致敏原會更容易進入人體,誘發濕疹發作。

轉季天氣 容易誘發濕疹 

胡惠福醫生指出,引發濕疹的成因多而複雜,主要與遺傳及環境因素如天氣、致敏原、食物,甚至壓力有關。特別面對轉季天氣,温度和濕度的變化,令皮膚難以適應,造就濕疹的出現,當中,乾燥寒冷的冬天更是發病的高危季節。另外,患者亦有機會因皮膚屏障不健全,變得乾燥敏感,導致致敏原更容易進入人體,誘發濕疹發作。不過,胡醫生強調,皮膚出現乾燥痕癢狀況並不定代表患上濕疹,要留意病發的位置及病徵。「一般而言,異位性濕疹在3歲前多出現在臉部及手腳外側。但3歲以後,濕疹多出現於皮膚摺疊處,例如手肘前、膝蓋後、足踝前、頸項或眼睛周圍。病發時,皮膚除了變得乾燥帶皮屑脫落,以及痕癢難耐外,還會出現紅腫、水泡,甚至發炎流膿的情況。 」

{{hket:inline-image name="shutterstock_583403071_resize.jpg"}}{{/hket:inline-image}}

▲要積極預防濕疹病發或控制病情,平時除做好肌膚的保濕護理,以及遠離致敏原外,還要徵詢醫生意見對症下藥。

擔心類固醇副作用寧信偏方 至病情惡化

事實上,濕疹病情容易受外在刺激影響,時好時壞,患者所承受的心理煎熬不比身體痛楚少,故要積極預防濕疹病發或控制病情。平時除了做好肌膚的保濕護理,以及遠離致敏原外,醫生傳統上還會處方類固醇藥膏,幫助患者舒緩濕疹炎症及預防復發。可惜不少患者害怕類固醇帶來的副作用,擔心長期使用有機會令皮膚變薄,皮下微絲血管顯現、青光眼、白內障、高血壓、糖尿病、骨質疏鬆症等問題,又怕停藥後情況變得更嚴重,寧願相信坊間「偏方」,如使用芫茜水、蛋黃油治療濕疹,結果治不好濕疹之餘,更會刺激皮膚,加劇濕疹問題。胡醫生重申,誤用偏方隨時得不償失,故最好及早求醫,徵詢醫生意見才能對症下藥。

新型非類固醇藥物副作用輕  有助改善濕疹

香港近年引入的新型非類固醇藥膏「外用PDE4酵素抑制劑」,能透過阻止皮膚細胞中PDE4酵素過度激活,從內層抑制皮膚發炎,可有效紓緩炎症及痕癢情況。有研究證實,大約8成濕患者在連續使用48星期內,無須同時使用其他護理及藥物,濕疹情況可以得到改善; 而常見副作用包括塗抹處出現灼熱感和刺痛感,發生機率約4%。「外用PDE4酵素抑制劑」不含類固醇,加上分子細小又具針對性,能快速滲入肌底發揮作用的同時,可以長期使用於身體各部分 ,以及皮膚較薄的位置,如面、頸及眼皮等。胡醫生以一名小童個案為例:「最近一名長期被濕疹困擾的8歲大小朋友,病情反覆,家長因害怕小朋友長期在眼皮上塗抹類固醇會導致白內障、青光眼等問題,不願使用致令病情不受控制,患處更痕癢得影響學習表現,後轉用新型非類固醇藥膏『外用PDE4抑制劑』,眼皮濕疹情況已大為改善,回復正常生活。」 

{{hket:inline-image name="CSC_3455_resize.jpg"}}{{/hket:inline-image}}

▲皮膚專科胡惠福醫生

資料由皮膚專科胡惠福醫生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