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靜茹
陳靜茹

雙重特殊資優兒

發佈時間: 2021/11/05

雙重特殊資優兒

因為要接受一個談及親子教育的電台訪問,之前須做一些準備工夫,我翻查了不少新舊資料。我家兒子既是資優生又是讀障兒的這種「混合體」,原來正式名稱叫做「雙重特殊資優兒」,其特點是本身是資優兒童,但同時亦身兼另一種特殊障礙,這些孩子大致上分為三大類:一是資優兒兼有讀寫障礙,二是資優兒兼有過度活躍專注力不足症,三是資優兒兼有自閉症譜系障礙。

雙重特殊資優兒——這名稱真是知道得有點遲!這令我想起曾經看過名人吳錫輝先生的一篇訪問報道。訪問中他說與兒子一起相處近20年,到兒子入讀大學了,才知道兒子有輕微的讀寫障礙,怪不得孩子小時常常因功課弄致母子衝突,還發生血光之災(兒子被打至流鼻血),但他說:「我認識讀寫障礙這4個字其實還不到5年。」

跟丈夫談起這個話題,他說:「你們還好,我發覺自己有讀寫障礙是下半生的事呢!」他一臉啼笑皆非。不過他畢竟天生樂觀,之後笑道:「現在還算不錯吧!如今孩子一般在小學時大都能夠被識別出來,這證明一代比一代進步。」

生活中「雙重特殊資優兒」特別難被識別,因為他們畢竟是小眾中的小眾(有報告指約佔總人口0.06-0.1%之間),而且由於本身資優兒所具備的天資可以彌補他們的弱點,所以愈是聰穎的孩子,就愈能把自己的障礙隱藏起來。

但與此同時,他們的障礙又會反過來掩蓋了他們的智力優點,拉扯之下會顯得表現一般,令你一時間無法分清他們的問題,更無法一眼就識別出來。

亦有一些情況是,師長們只識別出孩子雙重特質的其中一種,於是乎有些孩子只被分配到資優組別作重點栽培,而有些則只被分配到學習障礙組別作輔導,但都未能得到全面照顧。

結果,前者因學習困難尚未被識別,隨着學習內容漸趨複雜,他們的成績或反會下滑,繼而自我懷疑,隨之還會出現社交與情緒問題;後者則因為天賦仍未被發掘,而學習障礙的強烈無助感,將會逐漸掩蓋與天賦有關的正面感覺,隨之產生了負面感。

(本欄逢周五見報)

撰文: 陳靜茹 一子之母,現職中醫師。平素熱愛生活,熱愛工作,提倡環保。
欄名: 執子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