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德玲
唐德玲

通脹率可以去到幾高?

發佈時間: 2021/11/15

通脹率可以去到幾高?

前陣子我跟姊妹Mavis談到美國的「放水」和「收水」過程,當中提到美國會否提早加息。當時我告訴Mavis,美國的加息步伐,主要視乎通脹變化。

言猶在耳,上周美國公布了10月份的通脹數字,按年上升6.2%,不但高於預期,更是1990年12月以來的最大升幅。這還不止,接着中國又公布了一個更嚇人的通脹數字,那就是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PPI),10月份按年上升13.5%,數字同樣高於預期,兼創26年以來的高位。

Mavis馬上在WhatsApp問我關於通脹和加息的問題。

「嗯,美國10月份的通脹率已經升至6.2%,豈不是遠高於美儲局的長期通脹目標?美儲局會不會突如其來加息?如果會,對經濟和股市是否有很大影響?」Mavis問。

「6.2%的通脹率在近年來說也算高水平,正如我早前所說,疫情之下的供求有點失衡,導致通脹率升得頗急。如果只是短期內超越2%的目標通脹率是可以接受的,但如果情況持續,真不排除美儲局會提早加息。」

疫情打擊供應鏈

「是嗎?今次通脹急升,主要是因為需求大幅上升,還是供應減少?」Mavis問了一個最基本的經濟學問題,那就是供求關係。

「暫時來說,需求不是大幅上升,只是稍為恢復至新冠疫情前的水平,但因為疫情打擊了供應鏈,令到供應方面追不上需求,所以通脹才急升。」

「香港的通脹也不算太嚴重吧,我記憶中,最高也不會超過雙位數,好像長期都是4%至5%?」Mavis是90後,所以未經歷過香港的高通脹年代。

「妳錯了,香港也經歷過雙位數高通脹年代,主要是70年代和80年代初,當時通脹率曾經升至近20%,近一點的80年代初,通脹率也高達15%左右,後來才慢慢回落(見附圖)。妳知道高通脹的破壞力嗎?」

「我的錢不夠使囉!」

「這個當然,專業的說法就是貨幣貶值,又或者購買力大幅下降。這時候,中央銀行的做法就是加息,以遏抑需求,令到供求達到平衡,通脹率才可以回落。」

「明白,但我反而聽過幾十個巴仙的通脹率呢,通常是一些落後國家,好像要抬很多錢去買麵包的。」

通縮比通脹可怕

「對呀!經濟學上有個名詞叫這種通脹為惡性通脹(Hyperinflation),即是物價不受控地飛升,但正如妳所說,香港出現這種情況的機會不大。我反而想提妳一點,其實說通脹可怕,我認為通縮(Deflation)更棘手呢!」

「通縮?我聽過,我小時候好像有過通縮呢!」

「對呀,香港在1999至2004年期間就曾出現過通縮。妳知道為甚麼通縮更可怕嗎?」

「不知道呀!」

「在通縮的年代,大家更不願消費,因為預期稍後的物價會更便宜,哪會有人願意現在去消費?除了通脹和通縮之外,還有一種情況是滯脹(Stagflation)呢!滯脹同樣棘手。」

「甚麼是滯脹?這個我未聽過呢!」(待續)

tong_lydia223@yahoo.com.au

(本欄逢周一、三、五刊登)

撰文: 唐德玲 作者從事理財策劃工作逾十年,並擁有認可財務策劃師資格。
欄名: 女人筆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