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港生活網站並無進行電話推廣活動

糖尿病亦會「低血糖」? 超長效胰島素較穩定減風險

發佈時間: 2021/11/26

{{hket:youtube id="lu4ArZY0mxc"}}{{/hket:youtube}}

現時本港約有70萬名糖尿病患者,部分患者需注射胰島素,以維持血糖在正常水平。胰島素可根據藥效長短分類,包括速效、短效、中效、長效、超長效胰島素,以及混合配方。惟注射傳統胰島素易有低血糖副作用,內分泌及糖尿科專科張偉成醫生表示:「注射傳統胰島素需配合飲食,尤其是碳水化合物攝取量,否則有機會導致低血糖。」

血糖高可致中風酮酸中毒 
由於糖尿病患者胰島素分泌不足,或身體對胰島素的反應減低,難以令血糖進入細胞,以致血糖上升,患者或出現口乾、尿頻及體重下降等症狀。如血糖長期偏高,有機會引發慢性併發症如中風、心臟病及糖尿上眼等,亦可引致急性病如酮酸中毒,嚴 重者可致死亡,故控制血糖對患者很重要。

現時降血糖方案包括調整飲食、建立運動習慣及藥物治療,張醫生指出:「飲食方面,以控制碳水化合物攝取量為主,一般建議每餐攝取75克碳水化合物。」藥物治療可分為口服降血糖藥及注射治療¹,當中針劑亦可分為三大類。第一種是胰島素針劑,可分為不同時效,從速效至超長效胰島素;第二種是腸泌素針劑(GLP-1 RA),腸泌素本從小腸釋放,有助抑制胃口及食量²,並增加胰島素釋放;第三種是胰島素混合腸泌素針劑,注射一針已可控制空腹血糖及餐後血糖。

傳統胰島素易致肥胖低血糖
如服用口服降血糖藥仍未能控制血糖,就需接受基礎胰島素治療。張醫生解釋:「基礎胰島素多在晚上注射,先控制空腹血糖及餐前血糖,餐後血糖則靠病人剩餘的胰臟功能及口服藥來支撐。」但當病情惡化,或需增至每餐注射一針,並需配合每餐的食量而調整劑量。當胰島素增多,患者的飢餓感隨之增加,容易致肥。但如進食不足碳水化合物,就有機會出現低血糖。張醫生建議:「如患者容易血糖低,應自備糖果及餅乾,出現低血糖症狀時盡快進食以提升血糖,並記錄症狀何時發生和發生前進食了甚麼食物,留意是否因食量較少或注射錯誤以致低血糖。」

現時亦有低血糖風險較低的治療,例如注射超長效胰島素等,因持續釋放胰島素 ,穩定性較高,可助患者維持空腹血糖值低於5.5,一天打一針即可控制全日血糖,適合工作繁忙及飲食不定時人士,或可改善依從性³。他憶起一名66歲女性糖尿病患者,她本接受中效胰島素注射治療,早晚各打一針,同時配合口服降糖藥。她當時的體重約58公斤,糖化血紅素約8%。因血糖持續偏低,後來轉用超長效胰島素及轉用另一種口服藥,現時接受了新治療方案半年,體重下降至54公斤,糖化血紅素減低至6.3%,亦再無出現低血糖,現時情況穩定。

{{hket:inline-image name="DDicky.jpg"}}{{/hket:inline-image}}

以上資訊由張偉成醫生提供
文章由賽諾菲支持撰寫
MAT-HK-2101237-1.0-11/2021


參考資料:
¹ Diabetes mellitus. Smart Patient Website - Diabetes Mellitus. Available from: https://www21.ha.org.hk/smartpatient/SPW/en-us/Disease-Information/Disease/?guid=c73a0386-fe66-42eb-a979-7619ac8359da Accessed on 3 November 2021
² Nauck MA, Meier JJ. Diabetes Obes Metab. 2018;20 Suppl 1:5‐21.
³ Cheng AYY, Wong J, Freemantle N, et al. Diabetes Ther. 2020 Nov;11(11):2555-25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