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嘉雯
張嘉雯

應對症下藥而非逃避

發佈時間: 2021/11/26

應對症下藥而非逃避

他讀小學時是老師的寵兒,因他是個年年考獲三甲之內的資優生。學習對他來說並沒有困難,一切應付自如,亦沒有壓力,還升上了名牌中學。

名牌中學裏全是精英,他從一個年年三甲的學生變成10名以內的學生,且除了學科成績外還要跟同學比拼體藝的水準,漸漸感到壓力。

壓力令他開始失眠,這是孩子在追求成績下常會出現的問題。這孩子開始發噩夢,經常夢見自己被怪物追趕;尤其在要交報告、在考試或測驗期間,更會晚晚如是,沒一覺好眠。

他面對失眠、遲遲未能入睡,是以打機來打發時間,直至倦極而睡;而解決半夜夢醒的方法,同樣是打機。打機也成為日常行為,自然引來精神和情緒上的不良後果,影響了學習和身體。

打機是逃避,而非解決問題的方法,要自救便要找出原因然後去解決。成績不再於三甲之內,有壓力,但原來另一壓力來自父母一句︰「成績應該可以更好。」壓力引致失眠、發噩夢,他可以努力些以求進步,有壓力但不以打機來逃避,才是積極面對問題的解決方法,可惜他選擇了一條逃避的路徑。

至於來自父母的壓力,他情願父母認為他的成績退步是因為他懶惰,也不想他們認為他的能力大不如前。

當父母不經意說出「你的成績應該可以更好」時,他的問題便愈加嚴重。朋友告之那可不是常態而是病態,父母為求出路,與他開始見心理醫生去。幸好不是太遲的家庭治療,男孩正在改善中。

(本欄逢周三、五刊登)

撰文: 張嘉雯 《4Q教子情式》作者
欄名: 8A媽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