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港生活網站並無進行電話推廣活動

校歌主題藝術展覽 舊生分享+文物展示 認識香港村校

發佈時間: 2021/11/26

每人也有一套屬於自己的校園回憶,校歌可說是聯繫着母校各屆畢業生的共同鑰匙。香港除了有人才輩出的名校,村校也曾經如雨後春筍般出現,這個《歌山水樹人︰村校記憶展》,透過舊生分享、文物展示及一首首校歌,將昔日的村校歷史及故事呈現眼前。

長春社文化古蹟資源中心(CACHe)特意展開「香.校變奏」計劃 —《歌山水樹人︰村校記憶展》,讓城市人不要遺忘珍貴的本土歷史,讓昔日的村校故事重現眼前。今次團隊策劃的《歌山水樹人︰村校記憶展》,展示香港5間村校的歷史、文物及小故事。青衣漁民子弟學校為其中一間展覽中介紹的村校,位於青衣聖保祿村的後方山上,於1990年廢校,原址變成了教會用地。

敘述村校發展歷史

展覽設有室內主展館及戶外展場,前者的「鄉校.變奏」敘述了香港村校發展史;「歌山水樹人」則簡介青衣公立學校、青衣漁民子弟學校、葵涌公立學校、大欖涌公立學校和橫洲公立學校5間村校,展出成績表、舊班相及畢業證書等珍貴文物。原來以前有農業及尺牘科,讓學生學習種植及撰寫書信,這些教材都見證時代的變遷。

大會請來了3位村校舊生分享往事,其中橫洲公立學校的陳燕霞(Vivian)回憶當年︰「以前學校在元朗租了一塊田,舉行蔬菜種植活動及比賽,讓學生有機會正式學習農耕,回家可幫忙農務,我也在田種過矮瓜。而且於傳統節慶時,更會全校一起參加打醮,是現今學校不會有的課外活動。」

小時候就讀青衣公立學校的盧永安(Johnny)亦說︰「學校對出就是球場,每逢真君誕及天后誕有戲棚,一整天大鑼大鼓,因為太嘈不能上課,於是我們學校就會放10日假。我與同學們最喜歡在棚下穿梭,更在場賣汽水給觀眾賺零用錢。」

原來一眾村校學生,對校園生活最難忘的情節,還是放學後的一連串活動︰踢波、游泳、放風箏等。跟Johnny份屬兒時好友、青衣漁民子弟學校舊生梁輝(Michael)也說︰「我最愛踢波,不時打破學校的玻璃窗,又喜歡在校外的一條渠中釣泥。以前附近有一間幼稚園,有個法籍修女經常為我們這區的小朋友安排畫畫、繡花等玩意,免費給我們參與。」

參觀者可留意歌詞

今次展覽以校歌作為串連,場內亦有5首村校校歌的錄音帶給參觀者聆聽。策展人史嘉茵建議可留意歌詞︰「每間學校的校歌多以校內外環境作為靈感,用上典雅秀麗的詞彙去表達,如漁民子弟學校校歌有一句『浩瀚汪洋深又廣』,刻劃出學校的靈魂,又切合學生的身份。我們還發現到,葵涌公立學校的校歌原來出由培英學校,而橫洲公立學校竟跟德國國歌相似,極為有趣。」

戶外展場亦有一系列《漁事說》聲音導航,由舊生訴說往日小插曲,憶起校門、秘密角、小賣部等趣事,以故事遊走校園。

美術︰梁政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