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港生活網站並無進行電話推廣活動

生蛇病毒埋伏身體伺機爆發 疫苗預防勝藥物治療

發佈時間: 2021/12/31

不少人一聽到「生蛇」都感到害怕,事關「生蛇」除了帶來如針拮電擊骨裂的痛楚外,部分康復者餘生更會持續出現後遺神經痛,如錯誤或延遲處理引致「生蛇」上眼或入耳,更有機會導致失明及影響聽力,後果可大可小。事實上,但凡感染過水痘的人,病癒後病毒仍會潛伏在神經之中,一旦免疫系統變差,病毒便會再度活躍,增加病發的機會,由於生蛇屬無法根治的疾病,故建議50歲或以上和高危人士接種疫苗,防患於未然。

{{hket:inline-image name="shutterstock_437265913_resize.jpg"}}{{/hket:inline-image}}

▲病發時,皮膚的底部會冒起又癢又痛的紅疹水泡,並沿著神經線向身體一邊生出來。

病毒潛伏神經 看準時機出動
「生蛇」正名為帶狀疱疹,是由水痘帶狀疱疹病毒引致,病發時,皮膚的底部會冒起又癢又痛的紅疹水泡,由於病毒是沿著神經線向身體一邊生出來,可連接成一條線,故俗稱為「生蛇」。一般而言,生蛇可於身體不同位置出現,最常見於腰部、背部、面部等位置,但若生蛇上眼或耳,就有可能影響視覺和聽覺。鄧永善醫生指出:「小時候如果出過水痘,康復後該病毒會潛藏體內的神經中,當抵抗力低或面對壓力時,就有機會再次活躍,過往『生蛇』常見於50歲以上抵抗力較差的長者和長期病患人士身上,但近年年輕一族或許因工作、生活壓大,加上不良生活習慣,令生蛇開始有年輕化的趨勢。」 

{{hket:inline-image name="shutterstock_1797705910_resize.jpg"}}{{/hket:inline-image}}

▲如錯過治療的黃金時間,就算康復,神經線其實已受到病毒破壞,有機會出現後遺神經痛。

生蛇認知不足 易延誤治療
鄧永善醫生直言,病發後72小時為生蛇的黃金治療時間,病人只要按醫生指示服用抗病毒特效藥物、消炎藥、止痛藥等,病人一般可以康復, 可惜大部分市民對「生蛇」認知不足,病發初期又容易誤當濕疹處理,錯過治療的黃金時間,就算「生蛇」患處的皮膚好轉後,神經線其實已受到病毒破壞,部份患者更會出現不同程度的併發症。研究指出, 多達3 成「生蛇」患者會出現後遺神經痛, 痛楚可持續幾個月甚至幾年, 需長期服用止痛藥減輕痛楚, 嚴重影響日常生活。假如「生蛇」生在面部的神經上,更有機會感染眼角膜或耳部,引致眼盲或耳襲,後果非常嚴重。

及早施打「蛇針」  減低感染風險
數據顯示, 香港98% 的成年人曾經出過水痘, 意味著幾乎每個成年人都有機會「生蛇」。由於「生蛇」病毒能夠潛伏體內,不可預知何時病發及病情的嚴重程度,加上50歲後「生蛇」的風險大增,故會建議曾經生蛇、生水痘、擔心自己會生蛇,或者50歲以上及長期病患人士接種俗稱「蛇針」的帶狀疱疹疫苗作預防, 同時保持身心健康。根據研究顯示,接種「蛇針」,有效預防「生蛇」,就算日後若不幸病發,出現後遺神經痛的機會也大減。詳情可向醫生查詢。

{{hket:inline-image name="PHOTO-2021-12-02-11-44-32.jpg"}}{{/hket:inline-image}}

▲皮膚及性病科專科鄧永善醫生

 

此專欄由葛蘭素史克安排 。資料由醫生提供作教育用途, 讀者應向註冊醫生查詢有關詳情。
NP-HK-SGX-ADVR-210001(09/2023) Date of preparation: 30/10/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