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兆寧
馮兆寧

盆菜中佳餚 潛艇裏面也有「花膠」

發佈時間: 2022/01/24

盆菜中佳餚 潛艇裏面也有「花膠」

壬寅虎年將至,說點過年事開心一下。新冠疫下,更多人訂購盆菜外賣在家享用,商家都各出奇謀搶奪市場,甚麼極品鮑魚金蠔花膠盆菜,蠔皇扣吉品鮑、蠔皇扣花膠,以至和牛、龍蝦……見到廣告都流口水。疫下大家吃盆菜時,邊吃邊吹水,也需小心慎防大動作亂噴口水,而吹水時如果不想談疫情咁掃興,不妨和親朋談談花膠與潛艇的關係。

花膠即乾製後的魚鰾,含天然膠質故稱花膠,被指有補充膠原蛋白,滋潤養顏功效,香港及廣東人很喜歡。香港人指的花膠,是檔次較高的魚所製出的厚魚鰾,金黃通透,常見的是花膠筒,中價有扎膠公即黃花魚膠,高級的有鰵魚公。薄身的魚鰾,則用來加工油炸爆炒等,就是飯店的魚肚。很多人問,花膠和魚肚有甚麼分別?其實是同一種東西,是魚鰾的乾製品,魚鰾由於藏在魚肚內又名魚肚,客家人多稱魚鰾。魚肚裏那個充滿氣體、白色略帶透明的囊泡就是魚鰾。

魚鰾助控制浮潛?

魚鰾裏充滿氣體,包括氧氣、氮氣、二氧化碳等,主要有兩個功能︰第一在缺氧環境中,魚鰾儲存的氧氣可提供氧氣;第二種功能,是透過對魚鰾的收縮或膨脹來控制身體浮沉。潛水艇就是模仿魚鰾的原理,通過調整空氣及水量,改變艇身整體空氣密度來調整浮力,控制潛艇上升與下沉。

關於魚鰾功能的理論,其實一直存在爭議。17世紀科學家提出,魚會主動控制魚鰾,調節魚鰾的膨脹和收縮,改變魚鰾的密度來浮沉,鼓脹起魚鰾就上浮,壓縮魚鰾,魚便下游。

然而另一些人指出,這種說法有無法自圓其說之處。例如並非所有魚都有魚鰾,軟骨魚類如鯊魚就沒有魚鰾。就算有魚鰾,要在水中進行很快速的充氣和放氣,來實現浮潛,也是難以說得通。

這種觀點認為,幫助魚類在水中上下自如游動的有其他東西,主要還是依靠胸鰭和腹鰭的運動上浮和下潛,不是靠魚鰾。魚透過鰭的運動下潛時,魚鰾因為受壓增大而體積減少,愈往下浮力就愈小,這種被動的變化能幫魚下潛。同樣道理,魚上浮時,魚鰾因為受壓減少而體積增大,浮力大了,愈上升浮力愈大。換句話說,雖然魚鰾不具主動控制浮沉能力,但起到輔助浮潛及穩定魚身作用。對大多數魚來說,魚鰾並非控制浮沉的升降器,而是一種調節器,透過緩慢的進氣排氣來適應所處水中的壓力。

魚鰾對魚類所起的功用雖有異議,但潛水艇的發明,確是基於魚鰾原理,或者說,和「花膠」有關。潛艇內部會有多個儲水倉,透過向倉注水或排水,改變潛艇重量來上浮或下潛,當然實際操作遠遠不只這樣簡單。通常來說透過兩個途徑,一是靠調節水艙內水量的多少,二是靠潛艇俯仰角的變化加上引擎推力。在水面的潛艇下潛時,一般通過將海水注入水艙,艇身重了便下潛。每款潛艇的下潛深度不一樣,但都有一定的安全深度範圍,海水壓力與下潛深度成正比,超過了安全深度就出事。

潛艇下潛到一定深度必須「煞車」,之後保持懸浮狀態,此時「花膠」的成分之一,高壓氣瓶便發揮作用。潛艇要在水中保持相對平穩的懸浮狀態,前提是做到和海水的比重保持基本一致,要做到這點,離不開高壓氣瓶的運用。和很多魚類依靠魚鰾改變自身比重來幫助上浮下潛一樣,潛艇配備的高壓氣瓶相當於魚鰾一部分,與另一部分水艙配合,改變潛艇的比重來浮沉。

以潛艇上浮來說,對高壓氣瓶的依賴比下潛更大。上浮時除了用引擎推力及調整升降舵之外,還得把水艙裏的海水排出去以增大上浮力。問題是在水下,把水艙中的海水向外排並非易事,潛艇正承受外面海水的巨大壓力。要在此情況下排出艇艙內的海水,就必須令水艙內的壓力更大,能賦予艙內海水足夠壓力的,就是高壓氣瓶。將瓶內高壓空氣放出,把潛艇水艙內的海水擠壓出去,降低潛艇重量,潛艇便更快上浮。

一般來說,高壓氣瓶壓力級數愈大,存儲的空氣容量就愈多,也就意味排出海水的速度更快、水量更多,潛艇安全性就愈好。但另一方面,高壓氣瓶壓力愈大,研製技術難度和生產成本愈高,相應材料和工藝要求亦愈高,安全使用的風險也就愈大。某種程度上講,高壓氣瓶及水倉作為潛艇的「魚鰾或花膠」,事關潛艇安全和人員生命,這種「花膠」值錢很多。

魚鰾對於魚的作用一直有爭議,卻甚少有人理,可能因為不值得深入論證,人們只關心吃花膠多些。人人都說花膠含有膠原蛋白營養豐富,對調理身體、養顏等有好處,若然以為花膠真的「很補」,可能只是吃貨的一廂情願了,大家上網多研究便了解。

大自然動物一直是人類好朋友,我們從牠們身上學會很多東西,讓我們受益不淺。人類將魚鰾原理應用到潛艇,鯨魚身上發展出聲納,直升機原理有點像蜂鳥振翼。

所以說,大自然是人類進步的靈感,我們吃盆菜時也可以多諗。

撰文: 馮兆寧 資深媒體人
欄名: 放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