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港生活網站並無進行電話推廣活動

糖尿病症狀難發現 延遲就醫或現嚴重併發症

發佈時間: 2022/02/07

{{hket:youtube id="IFOWzu-_VJY"}}{{/hket:youtube}}

糖尿病排行本港最致命疾病第10位,亦被稱為「隱形殺手」!早期糖尿病症狀難以察覺,不少患者在確診時已出現嚴重併發症,患癌及死亡風險亦大大增加,故建議大家定期進行身體檢查,及早發現糖尿病,以免延遲就醫。

口乾小便多等為症狀 易與其他疾病混淆

由於早期糖尿病症狀不明顯,部分患者根本不知自己血糖過高。內分泌及糖尿科專科丁昭慧醫生解釋:「患者血糖升至甚高水平,才開始有糖尿病症狀,如容易口乾、小便次數增加,以及無故消瘦、疲勞1。」部分患者更在出現併發症後,才出現小便多泡、視力模糊及手腳麻痺等糖尿病症狀。其他疾病亦易與糖尿病症狀混淆,如感到疲倦,會以為只是休息不足;口乾致飲水多及小便多,亦容易被當作是前列腺或婦科問題。如血糖長期過高,可能出現如心衰竭、中風、腎臟衰竭 、視網膜病變、糖尿腳及神經病變等併發症2

另外,不少人認為糖尿病因吃得太多糖所致,但兩者並無直接關係。丁醫生指出:「吃太多甜食易致肥胖,而肥胖本是糖尿病重要的風險因素,但除此之外,亦有其他風險因素,包括家族病史、不良飲食習慣及生活習慣等。」

血糖非越低越好 可選較少「低血糖」風險的治療

糖尿病患者需控制血糖,但血糖指數並非越低越好。血糖過低或會引致頭暈、出冷汗及昏迷等,當長期血糖過低,對心臟及腦部亦有負面影響,故患者可選擇較少低血糖風險的治療。部分新式降糖藥不會導致低血糖,包括新型胰島素針劑,丁醫生表示:「傳統胰島素致血糖低的機會較高,而部分新型胰島素為超長效,血糖低的風險比傳統胰島素低3。」超長效胰島素適合大部分人使用,如長者及腎功能較差的患者亦可使用,惟準備懷孕及已懷孕的女士就需避免使用。部分患者一聽到需調高胰島素攝取量,便擔心自己的病情很嚴重。其實,這並不代表情況變差,只是身體需更多胰島素控制血糖,如體重增加、生病及服用藥物如類固醇等也會令胰島素需求增加。

丁醫生憶起一名約40歲的男患者,他因飛蚊症而向眼科求診,檢查後發現視網膜情況很差,懷疑這為糖尿病症狀,再進行「篤手指」驗血糖就發現糖化血色素高達12%,血糖值約19度,亦有蛋白尿。原來他在3年前血糖慢慢升高,卻沒太多糖尿病症狀,於是一直沒求醫。最後他接受了半年超長效胰島素注射,配合口服藥物,並控制飲食及減肥,現時血糖水平理想,糖化血色素少於6.5%,糖尿病症狀如蛋白尿亦有所改善。

{{hket:inline-image name="ding.jpg"}}{{/hket:inline-image}}

以上資訊由丁昭慧醫生提供

文章由賽諾菲支持撰寫

MAT-HK-2101243-1.0-01/2022

 

參考資料:

1Diabetes mellitus. Smart Patient Website - Diabetes Mellitus. Available from: https://www21.ha.org.hk/smartpatient/SPW/en-us/Disease-Information/Disease/?guid=c73a0386-fe66-42eb-a979-7619ac8359da Accessed on 20 December 2021

2 Diabetes Hongkong. Available from: http://www.diabetes-hk.org/ch/page/%E8%AA%8D%E8%AD%98%E7%B3%96%E5%B0%BF%E7%97%85%20-%20%E4%BD%B5%E7%99%BC%E7%97%87 Accessed on 20 December 2021

3 Cheng A, Bailey TS, Mauricio D, et al. Insulin glargine 300 U/mL and insulin degludec: A review of the current evidence comparing these two second-generation basal insulin analogues. Diabetes Metab Res Rev. 2020 Apr;e3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