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癇症是頗常見的腦神經系統疾病,醫學界估計香港現有約7萬名患者。但有調查發現,近4成人誤解腦癇症僅會出現「身體僵直、抽搐、口吐白沫」的單一症狀,且不少人低估腦癇症的普遍性,近5成受訪者更誤解處理方法。有醫生指,若遇上患者病發應讓其躺下,勿強塞東西進患者口中,當患者抽搐過後,應轉身至復原臥式,以幫助其呼吸,避免窒息。
下星期一為國際腦癇日。國際腦癇日香港籌委會委員、腦神經科專科醫生朱炎培稱,腦癎症是第四大腦神經疾病,是腦電波出現異常令正常神經信息傳遞受阻,致正常信息暫時停止或混亂。患者可隨時發作和呈現不同反應,但一般在5分鐘內結束。平均每20人便有一人在一生中曾有腦癇發作。
腦癇症可分兩種,腦神經科專科醫生吳麗嫺稱,全腦性患者發作時會尖叫、全身僵硬、昏倒、四肢痙攣抽搐、面色轉藍和失禁等。局灶性患者病發期間保持清醒,只有面、手或腿抽搐、感到針刺灼熱或失去知覺,部分人或有幻覺、無意識地重複一些動作,恢復知覺後或不知曾發病。她指多數病情能靠藥物控制,只約3成人需以手術或其他方法減少異常電波產生,消滅問題源頭。
香港協癇會於1月訪問315名公眾和101名腦癇患者或家屬。結果近半受訪者誤解腦癇患者發作時,應放東西進其口中,另有少數人仍視腦癇為精神科或心理病。約4成受訪者稱因沒相關知識和害怕而不會幫助發作患者,但香港協癇會主席趙康杰指,逾半患者卻盼病發時旁人能施予援手。
腦神經科專科醫生方頌恩指,腦癇患者不會因病影響工作表現及精神健康, 盼大眾支持他們,並籲政府把相關知識納入中小學課程。
協助腦癇病發患者貼士 ↓ 點 擊 圖 片 放 大 睇 ↓
- {{hket:inline-image name="photo.jpe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20220211OG8-G001.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20220211OG8-G002.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20220211OG8-G003.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20220211OG8-G004.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20220211OG8-G005.jpg"}}{{/hket:inline-image}}
頭痛 │ 坐姿不正可致頭痛 中醫針灸疏通經絡助根治,詳情即睇:【下一頁】
撰文:梁薾心
責任編輯:林子豐
-
馬黎珈而獲委任為「粉紅大使」 笑指三個女18歲先好拍拖 |
|
-
薯茄明星運動會|程人富為比賽密密健身約田徑教練「私補」 麗英重拾學生年代熱血感覺 |
|
-
何雁詩夫妻檔出席商演搵奶粉錢 為囝囝報讀學校準備入學面試 |
|
-
麋先生成軍10年歌曲點擊破千萬 為阮經天電影打造片尾曲《壞蛋》 |
|
-
大熊貓只認得「花花」? 高科技助你擺脫「熊貓面盲症」 |
|
-
抗衰老要及早 中年開始要進補 傳統四大天然中藥成效佳 |
|
-
-
脈衝場消融術治療房顫新趨勢 手術時間短 適合年老患者 |
|
-
發放正能量 為精神健康打氣 多關懷 多鼓勵 抑鬱症不再可怕 |
|
-
捐助「愛心滿東華」免費醫療服務計劃 為貧病者重拾健康 |
|
-
心房顫動易致中風 新型薄血藥兼備「解藥」 助止血應急 |
|
-
-
對付暗瘡有竅門認清有效成份 新型藥膏助紓緩身體暗瘡 |
|
-
您也可能喜歡...
-
腦部健康 │逾3成腦癇患者失業 43%稱病症影響受僱或維持工作
|
-
頭痛 │ 坐姿不正可致頭痛 中醫針灸疏通經絡助根治
|
-
腦中風︳32歲女午睡醒後無法動彈說話 揭頸部拉筋致主動脈撕裂中風︳附4大警號
|
-
新冠肺炎 ︳港女初步確診滯留家中4日 持續咳嗽未獲隔離終一家染疫 ︳附「居安抗疫」計劃6大Q&A
|
-
新冠肺炎︳港媽感染Omicron送臨時醫院 分享隔離環境:膳食有驚喜 ︳附走佬袋物品清單
|
-
美國研究|染疫後患心血管疾病風險增55% 不論輕重症後遺症或影響終生
|
-
新冠肺炎︳今增986宗確診800宗初陽 愉景灣廣場爆疫要關閉 公院逼爆當局籲輕症睇私家醫生
|
-
脫髮困擾︳32歲女脫髮10年髮量嚴重稀薄 中醫教3大護髮貼士+生髮湯水
|
腦癇症 │ 近半人誤解腦癇發作處理方法 以為要塞東西進患者口中 - 晴報 - 健康 - 腦神經及精神健康 - D220210
腦癇症 │ 近半人誤解腦癇發作處理方法 以為要塞東西進患者口中 - 晴報 - 健康 - 腦神經及精神健康
腦癇症是頗常見的腦神經系統疾病,醫學界估計香港現有約7萬名患者。但有調查發現,近4成人誤解腦癇症僅會出現「身體僵直、抽搐、口吐白沫」的單一症狀,且不少人低估腦癇症的普遍性,近5成受訪者更誤解處理方法。
https%3A%2F%2Fskypost.ulifestyle.com.hk%2Farticle%2F3175694%2F%E8%85%A6%E7%99%87%E7%97%87%20%E2%94%82%20%E8%BF%91%E5%8D%8A%E4%BA%BA%E8%AA%A4%E8%A7%A3%E8%85%A6%E7%99%87%E7%99%BC%E4%BD%9C%E8%99%95%E7%90%86%E6%96%B9%E6%B3%95%20%E4%BB%A5%E7%82%BA%E8%A6%81%E5%A1%9E%E6%9D%B1%E8%A5%BF%E9%80%B2%E6%82%A3%E8%80%85%E5%8F%A3%E4%B8%AD
https://skypost.ulifestyle.com.hk/article/3175694/腦癇症-近半人誤解腦癇發作處理方法-以為要塞東西進患者口中
https://resource01-proxy.ulifestyle.com.hk/res/v3/image/content/3175000/3175694/75de909f-e62f-44d7-9221-769b07a130e6_1024.jpg
https://resource01-proxy.ulifestyle.com.hk/res/v3/image/content/3175000/3175694/
健康
腦神經及精神健康
503
3175694
514
514003014
健康 腦神經及精神健康
健康問題,醫生
健康醫療,健康問題,實體詞,工種,醫生
@Health+
患者 香港 腦癇 腦神經科 專科 醫生 腦癇症 腦神經 方法 疾病 精神 知識 腦癎症 知覺 手術 3成人 協癇會 朱炎培 針刺 工作 表現 期間 腦電波 東西 籌委會 委員 全身 四肢 電波 。局灶性
2022-02-10
腦癇症-近半人誤解腦癇發作處理方法-以為要塞東西進患者口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