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港生活網站並無進行電話推廣活動

中醫養生|正氣不足臟腑失調氣滯血瘀恐不孕 中藥針灸改善癥瘕性不孕

發佈時間: 2022/03/16

不孕症是由多種疾病和多種因素造成的生殖障礙,是臨床常見婦科病。受孕是一個非常複雜的生理過程,必須具備如下基本條件:女性排卵功能正常,卵巢排出正常的卵子;男性精液正常,含有正常的精子;卵子和精子能在輸卵管內相遇,並能結合為受精卵;受精卵能順利的到達子宮腔著床,並生長、發育及成熟,其中任何一個環節發生障礙均可導致不孕。

中醫認為,癥瘕性不孕(即西醫的子宮肌瘤、子宮內膜瘜肉、盆腔炎等)的核心病機是瘀血、痰濕、濕熱互結。癥瘕的發生與正氣不足,臟腑功能失調有關,可因經期、產後留瘀,寒邪、濕熱入侵,或情志所傷,氣滯血瘀,或氣虛血遲致瘀等;上述因素導致瘀血、痰濕、濕熱互結,日久形成癥瘕。積於胞中或胞脈,阻礙氣機,氣血失和,沖任受阻,不能攝精成孕。

癥瘕的診斷要辨清性質及辨別不同包塊性疾病,應及早明確診斷,並採取相應的治療措施。良性癥瘕一般生長緩慢、質地較軟、邊緣清楚、活動良好;惡性癥瘕表現為發展較快、包塊迅速增大、質地較硬、邊緣不清、並伴消瘦、腹水等症狀。

癥瘕性不孕的西醫治療一般以手術為主,但復發性高,未能治本。中醫治療優勢為辨病與求因相結合:子宮肌瘤、子宮內膜異位症、子宮內膜瘜肉、卵巢囊腫、盆腔炎性包塊雖症狀各異,中醫會按個別情況以針灸及內服中藥,攻補兼施、活血通絡和化瘀消癥。而癥瘕性不孕的患者多年未孕,大部份表現為情志不暢、肝氣鬱結、疏泄失常、氣血不和、肝腎虧虛、沖任不調、氣滯血瘀、胞脈瘀阻,兩精不能相合而導致不孕,通過疏肝理氣、益腎活血、消癥通絡屢屢可獲良效。

{{hket:inline-image name="HUI_600.jpg"}}{{/hket:inline-image}}

許素芳博士(草本生活 / 針藥漢方通元針藥生殖中心)

香港中醫中藥發展委員會委員、香港中醫藥管理委員會道德事務委員、中藥研究及發展委員會委員、香港註冊中醫師、廣州中醫藥大學醫學博士、香港中文大學中醫學碩士、香港大學中醫學深造證書(臨床婦科學)、香港大學中醫學深造證書(腫瘤學)

IG: fongfong_ec

FB: huisofong.e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