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持續逾2年,第5波更是驚濤骸浪,市民承受極大精神壓力。港大賽馬會防止自殺研究中心指,7日自殺估值平均數的「自殺風險指數」於本月中首次升穿「極高風險」界綫,其中長者最高危,過去7日有8宗長者自殺個案,推算全年自殺長者可達400人,較去年同期升一倍半。
有雙老家庭染疫後困獸鬥,太太跌傷手仍要照顧腦退化兼「撞聾」丈夫,感孤立無援,萌輕生念頭。學者籲關注身邊長者心理健康,當局亦應考慮重開文康休閒設施,讓市民有心靈寄託場所。
年逾7旬的黃太在疫情前因自身有病,還要照顧腦退化和聽覺問題的丈夫,一度有自殺傾向,後獲「生命熱線」社工和義工介入才告平復。惟數月前她跌斷雙手,且與丈夫雙雙確診,她不懂使用通訊軟件求助或填寫政府電子表格,又因需家居隔離,致家人未能提供支援或前往求診,另擔心向他人求助後傳染對方,感求助無門;丈夫更因過分擔心要被送隔離設施,致神情呆滯,「自己也因此常胡思亂想,搞到快痴呆」,更再萌輕生念頭,「面對四面牆好心煩,有時想死去便一了百了。」
過去7日8長者輕生
「生命熱線」在2021至22年度處理的求助來電數目較上年度多近5成,單今年首2月求助便多達2.2萬個,平均每日380個,當中約2.4%為長者。熱線程序策劃主任梁永棠指,黃太的個案反映疫下長者困境,有長者指因難與家人見面,有時感孤單寂寞或被遺棄,且難以宣洩負面情緒。他提醒,如疫前長者本身已有情緒不穩,疫下自殺風險將惡化,一旦自己或家人染疫,將令危機升級。
熱線執行總監吳志崑又指,中年人士亦屬高危族,因不少在職人士經歷多波疫情已幾近耗盡積蓄,又是家庭經濟支柱或須照顧父母,擔心探望親友傳播病毒、難表達關愛等。港大賽馬會防止自殺研究中心總監葉兆輝亦指,中年人士身心和經濟忍耐力在疫情期間或達極限,自殺風險同樣不低。
葉指,自本月22至28日,本地傳媒共報道了21宗自殺新聞,當中8宗涉及65歲或以上長者,過去3周就有5宗確診的中老年人士因情緒受困擾而自殺,顯示長者是疫下自殺風險高危一群,相信與第5波疫情特別嚴重,而長者多循傳媒看到相關消息,易令產生不安或感難受有關。另期內亦有8名35至54歲人士自殺。
吳志崑認為,要避免長者負面情緒加劇,家人支援和溝通相當重要,因與外界隔絕,接收不到準確資訊時,會令長者更不安,故即使不能上門探望,也應多用電話或視像通話定期聯絡;如長者或家人染疫,家人也不應在長者面前相互指責,以免他們因有感不想連累家人而輕生。
倡適度重開文康設施
葉兆輝期望,政府在發放疫情訊息時,應考慮如何減輕市民焦慮,如多公開受感染後復元等正面資訊,以免市民只重複看冷冰冰的確診和死亡數字,又應在不增疫情傳播風險下,盡快適度重開文康休閒設施如圖書館、公園、泳池等,讓市民有心靈寄託場所。
記者︰歐文瀚
美術:招潤洪
▲葉兆輝期望政府在發放疫情訊息時,考慮如何減輕市民焦慮。
▲第5波疫情嚴重,長者透過傳媒看到相關消息時易產生不安。(路透社資料圖片)
-
李麗珍拍《最愛是誰》MV細節位勾回憶 相隔38年跟張國榮隔空再邂逅 |
|
-
楊偲詠影圈發展順利但財多身子弱 公開尋求投資心得 竟然轉個頭放血? |
|
-
失智症|五孩單親爸53歲患失智症 女兒嘆未及報答父恩 |
|
-
DNA揭秘︳劍橋大學驗貝多芬頭髮DNA 找出死因 意外揭或為私生子 |
|
-
「小薯茄」麗英新歌邀請前輩拍MV 又跳又笑喚醒馮素波心中的美少女 |
|
-
時間囊|尋回20年前全級第一獎學金 失意港男回首童年悟成績無意義 |
|
-
Price.com.hk「精明消費之選2021」 ASUS開創電子科技新生活 |
|
-
用家分享女人之苦 藥劑師推薦真臨床實證 2星期告別頻、急、滲 |
|
-
【華盛証券抽獎】開戶即送$500現金券 參加大抽獎再贏50萬豐富獎品 |
|
-
-
-
-
-
您也可能喜歡...
-
天文台料今年偏高溫 或登最熱10大 增極端酷熱提示 達35℃發出
|
-
下周「帶聘書」赴英搶人才 大灣區9專科醫生70護士 下月公院工作
|
-
袁國勇︰大流行肆虐必重臨 抗疫礙商販生計 曾3度感生命威脅
|
-
「末代」通識試 明年無補考 DSE筆試下月考 確診可到新蒲崗專設試場
|
-
酒店推七欖套餐 料入住率多3成 體育藝術盛事帶旺 酒吧外地客增10%
|
-
需呈對話內容 不准照抄回應 教大允用ChatGPT交功課
|
疫下自殺風險升穿警戒綫 長者最危 雙老齊染疫無助萌死念 - 晴報 - 港聞 - 要聞 - D220330
疫下自殺風險升穿警戒綫 長者最危 雙老齊染疫無助萌死念 - 晴報 - 港聞 - 要聞
新冠疫情持續逾2年,第5波更是驚濤骸浪,市民承受極大精神壓力。港大賽馬會防止自殺研究中心指,7日自殺估值平均數的「自殺風險指數」於本月中首次升穿「極高風險」界綫,其中長者最高危,過去7日有8宗長者自殺
https%3A%2F%2Fskypost.ulifestyle.com.hk%2Farticle%2F3216599%2F%E7%96%AB%E4%B8%8B%E8%87%AA%E6%AE%BA%E9%A2%A8%E9%9A%AA%E5%8D%87%E7%A9%BF%E8%AD%A6%E6%88%92%E7%B6%AB%20%E9%95%B7%E8%80%85%E6%9C%80%E5%8D%B1%20%E9%9B%99%E8%80%81%E9%BD%8A%E6%9F%93%E7%96%AB%E7%84%A1%E5%8A%A9%E8%90%8C%E6%AD%BB%E5%BF%B5
https://skypost.ulifestyle.com.hk/article/3216599/%E7%96%AB%E4%B8%8B%E8%87%AA%E6%AE%BA%E9%A2%A8%E9%9A%AA%E5%8D%87%E7%A9%BF%E8%AD%A6%E6%88%92%E7%B6%AB%20%E9%95%B7%E8%80%85%E6%9C%80%E5%8D%B1%20%E9%9B%99%E8%80%81%E9%BD%8A%E6%9F%93%E7%96%AB%E7%84%A1%E5%8A%A9%E8%90%8C%E6%AD%BB%E5%BF%B5
https://resource01-proxy.ulifestyle.com.hk/res/v3/image/content/3215000/3216599/fb_20220330_1024.jpg
https://resource01-proxy.ulifestyle.com.hk/res/v3/image/content/3215000/3216599/
港聞
要聞
007
3216599
503
503001001
港聞 要聞
疫情,壓力,自殺,情緒病
時事,社會民生,疫情,健康醫療,健康養生,壓力,實體詞,罪行,自殺,健康醫療,健康問題,情緒病
長者 疫情 風險 丈夫 市民 熱線 人士 家人 設施 疫下 文康 經濟 葉兆輝 個案 黃太 中心 中年 政府 總監 情緒 萌輕生 念頭 家庭 賽馬會 身心 生命 困境 港大 忍耐力 傳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