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劃總趕不上變化,要好好珍惜眼前人。新加坡一名41歲日籍男廚師因工作及疫情而與家人分隔兩地,近半年他養成健身習慣,一周訓練至少5次。周日(17日)他如常健身,惟坐下休息時突然暈倒昏迷,送院後證實為蛛網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以致腦部嚴重出血,呈腦死狀態,更曾一度心跳停頓,所幸經急救後回復心跳,惟情況危殆。最後他苦撐63小時,至妻兒趕抵醫院見最後一面才離世,其家人及親友均相當不捨。
同場加映:
Sick問識答︳不良飲食生活壓力大難成孕 中醫拆解孕前調理4大優點
{{hket:ul-video id="5640"}}{{/hket:ul-video}}
綜合《聯合早報》等外媒報道,移居新加坡的41歲日籍男子田中秀幸(Tanaka Hideyuki)是當地一間居酒屋總廚,與妻子育有7歲及5歲的兒子,妻兒均於日本生活,他則留在新加坡工作。
其友人透露,田中秀幸半年前愛上健身,一周至少訓練5次,在事發前一周他曾表示有頭痛問題,惟因身體沒有其他異常,所以他未有多加理會。直至周日(17日)下午3時,他一如既往在健身室運動,結束後便坐下暫歇,未料卻暈倒在地,在場人士遂即急召救護者,而事發時正好在醫生在場,並為他進行急救。
田中秀幸被送抵醫院時已呈腦死狀態,心跳也停頓,經醫護人員急救後才恢復心跳,惟情況危殆。身在日本的妻兒獲悉噩耗後,立即動身飛往新加坡,並於周三(20日)凌晨抵達醫院,趕及見田中秀幸最後一面,不久後他就與世長辭,死因為蛛網膜下腔出血。其友人對此心酸道:
「你已經是出現腦死情况,但心臟不借助外力,繼續跳動63小時,直到家人從日本趕来。你一直到最後,都讓我們看到你很堅強的一面!」
- {{hket:inline-image name="photo_600.jpe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278885186_5264110386989280_772191065245199114_n.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70237832_2722079474552454_308093886931140608_n.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57162439_2455249247902146_1609983360082378752_n.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70613548_2722093924551009_5175426945910833152_n.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18222403_1348967265197022_6611354825122771444_n.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23472705_1720441388049606_6100931228104041062_n.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file7knq2btjj081logaggia.jpg"}}{{/hket:inline-image}}
田中秀幸友人表示,自從疫情爆發後,田中秀幸已有2年多沒有與家人見面,原本計劃5月飛回日本與妻兒團聚,然後一家前往旅遊,甚至連機票及行程都已準備就緒;田中秀幸又籌備開一間屬於自己的餐廳,花近一年時間才挑選到理想店舖。眼見夢想即將實現,並打算待一切穩定後接妻兒前來定居,未料死神卻突然把他帶走,友人為他既感可惜又心痛。
多由腦動脈瘤破裂引起 死亡率達30%
新加坡國立腦神經醫學院腦神經外科高級顧問醫生黄友富表示,蛛網膜下腔出血是腦底部出血的一種,最常見的原因是腦動脈腫瘤破裂。全球約有2%人有腦動脈瘤,大多數動脈瘤不會破裂,一般在患者出現症狀後,通過電腦斷層掃描(CT)、磁力共振(MRI)等腦部掃描可發現。若腦動脈瘤破裂,患者約有3成機率死於蛛網膜下腔出血。
腦動脈瘤沒有明顯先兆
本港腦神經科專科醫生盧文偉早前接受《晴報》訪問時表示,腦動脈瘤並非腫瘤,而是因腦內動脈血管壁薄弱,導致血管如像汽球般突起。腦動脈瘤可隨著血壓上升而增大並造成破裂出血,形成腦中風。腦動脈瘤可分為先天及後天,除了家族病史外,吸煙、飲酒、血壓高等亦是高危因素,「捱夜未必直接導致腦動脈瘤破裂,但可能會造成血壓上升,增加風險。」
盧醫生續指,患有腦動脈瘤沒有明顯先兆,病發時可導致蛛網膜下腔出血,患者會出現劇烈頭痛和頸痛,「人生中未試過的頭痛,是一種『雷擊頭痛』,可以在幾分鐘內達到疼痛的頂點。」
腦中風4大警號
盧醫生又提醒,若出現以下任何一點都可能是「腦中風」警號,應立即求醫:
- {{hket:inline-image name="5_600.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1_600.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23_600.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3_600.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4_600.jpg"}}{{/hket:inline-image}}
天生缺陷︳2歲男童天生患罕見病「雙陰莖」 醫生因媽媽一句話決定切大留小,詳情即睇:【下一頁】
U Lifestyle App自家節目登錄《U TV》專區!
↓↓試玩、試食、試用影片任您睇↓↓
【立即體驗】
每朝索取《晴報》:精明生活.健康家庭.開心娛樂
精選健康知識,盡在 Healthy Life 健康男女
https://fb.com/HealthyLifeExpress/
撰文:賴天兒
-
香港25個第一丨洪永城學修哥「戒色」長壽秘訣 北漂與餅印囡囡分開 最怕被縱壞 |
|
-
公屋裝修︳買400呎公屋只要$20萬 屋主欲花$40萬大翻新:仲貴過買嘅價錢 |
|
-
飲食攻略︳地捫教分4大常見蕉類 香蕉維他命B高助減壓牛奶蕉護胃︳附3款蕉營養價值+揀選食用貼士 |
|
-
毒癮爸媽︳父母吸毒累弟弟出世後有毒癮 30歲港女初中抑鬱揭童年坎坷事 |
|
-
入廚貼士 ︳主廚教椰菜正確切法更爽脆均勻受熱 網民:原來一直用錯方法! |
|
-
十八年後的終極告白2.0|趙希洛拍親熱戲感謝圈外男友理解 愛平淡相處:戲劇世界已非常精采 |
|
-
Price.com.hk「精明消費之選2021」 ASUS開創電子科技新生活 |
|
-
用家分享女人之苦 藥劑師推薦真臨床實證 2星期告別頻、急、滲 |
|
-
【華盛証券抽獎】開戶即送$500現金券 參加大抽獎再贏50萬豐富獎品 |
|
-
-
-
-
-
您也可能喜歡...
-
飲食攻略︳地捫教分4大常見蕉類 香蕉維他命B高助減壓牛奶蕉護胃︳附3款蕉營養價值+揀選食用貼士
|
-
毒癮爸媽︳父母吸毒累弟弟出世後有毒癮 30歲港女初中抑鬱揭童年坎坷事
|
-
Beautiful Life︳每日瞓足7個鐘避免空肚吃甜食 營養師教12大基本原則控制體態助減肥
|
-
發羊吊︳12歲男童長期捱夜打機休息不足 誘癲癇發作倒地抽搐失意識︳附癲癇發作3大注意貼士
|
-
健康100錯︳食生蠔可壯陽?成功勃起射精=有生育能力?婦產科醫生拆解6大生育迷思
|
-
愛的真諦?︳妻車禍癱瘓臥床 夫照顧16年後提離婚 女方原反對轉軚同意一句說話惹議
|
-
瞓晏覺 ︳午睡逾1小時或增認知障礙腦退化風險 醫生教6招改善晚間睡眠品質
|
-
顏面神經麻痺︳Justin Bieber患罕見病面癱 中醫警告頭部勿吹風教6招預防︳附7大症狀
|
腦中風︳41歲廚師健身後昏迷腦死垂危 苦撐63小時見妻兒一面終離世︳附腦中風4大警號 - 晴報 - 健康 - 腦神經及精神健康 - D220424
腦中風︳41歲廚師健身後昏迷腦死垂危 苦撐63小時見妻兒一面終離世︳附腦中風4大警號 - 晴報 - 健康 - 腦神經及精神健康
計劃總趕不上變化,要好好珍惜眼前人。新加坡一名41歲日籍男廚師因工作及疫情而與家人分隔兩地,近半年他養成健身習慣,一周訓練至少5次。周日(17日)他如常健身,惟坐下休息時突然暈倒昏迷,送院後證實為蛛網
https%3A%2F%2Fskypost.ulifestyle.com.hk%2Farticle%2F3235838%2F%E8%85%A6%E4%B8%AD%E9%A2%A8%EF%B8%B341%E6%AD%B2%E5%BB%9A%E5%B8%AB%E5%81%A5%E8%BA%AB%E5%BE%8C%E6%98%8F%E8%BF%B7%E8%85%A6%E6%AD%BB%E5%9E%82%E5%8D%B1%20%E8%8B%A6%E6%92%9063%E5%B0%8F%E6%99%82%E8%A6%8B%E5%A6%BB%E5%85%92%E4%B8%80%E9%9D%A2%E7%B5%82%E9%9B%A2%E4%B8%96%EF%B8%B3%E9%99%84%E8%85%A6%E4%B8%AD%E9%A2%A84%E5%A4%A7%E8%AD%A6%E8%99%9F
https://skypost.ulifestyle.com.hk/article/3235838/%E8%85%A6%E4%B8%AD%E9%A2%A8%EF%B8%B341%E6%AD%B2%E5%BB%9A%E5%B8%AB%E5%81%A5%E8%BA%AB%E5%BE%8C%E6%98%8F%E8%BF%B7%E8%85%A6%E6%AD%BB%E5%9E%82%E5%8D%B1%20%E8%8B%A6%E6%92%9063%E5%B0%8F%E6%99%82%E8%A6%8B%E5%A6%BB%E5%85%92%E4%B8%80%E9%9D%A2%E7%B5%82%E9%9B%A2%E4%B8%96%EF%B8%B3%E9%99%84%E8%85%A6%E4%B8%AD%E9%A2%A84%E5%A4%A7%E8%AD%A6%E8%99%9F
https://resource01-proxy.ulifestyle.com.hk/res/v3/image/content/3235000/3235838/0123_1024.jpeg
https://resource01-proxy.ulifestyle.com.hk/res/v3/image/content/3235000/3235838/
健康
腦神經及精神健康
503
3235838
514
514003014
健康 腦神經及精神健康
中風,頭痛,疫情,健身,日本,新加坡
實體詞,疾病/痛症/損傷/病徵,中風,實體詞,疾病/痛症/損傷/病徵,頭痛,時事,社會民生,疫情,實體詞,體育項目,健身,實體詞,地域及地區,日本,實體詞,地域及地區,新加坡
健康,家居
腦動脈瘤 醫生 新加坡 田中秀幸 下腔 蛛網膜 家人 妻兒 日本 患者 日籍 腫瘤 晴報 醫院 生活 優點 詳情 腦神經 先兆 疫情 腦中風 計劃 男子 底部 醫學院 顧問 外科 盧文偉 聯合早報 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