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港生活網站並無進行電話推廣活動

腦退化症|科大識別生物標誌物組合 一滴血可驗阿茲海默症風險

發佈時間: 2022/05/11

阿茲海默症(AD)對患者和家人都構成沉重壓力,而有6成至8成患者均屬遺傳,即發病10多年前或已「有跡可尋」。科大成立的香港神經退行疾病中心成功識別出19種與AD有關的生物標誌物,只需一滴血即可分析市民遺傳AD的風險,準確度超過96%,技術有望未來9個月完成驗證甚至推出市場。

  • {{hket:inline-image name="de67c74d-5c19-4305-a7f4-bb0329645fc0.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e09b0df2-8937-4fd5-8903-e42d9efc6831.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abf16983-5ea8-4203-99ce-73cccb387503.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ba63e8e0-2c39-4caa-8c6e-9ff6532354a2.jpg"}}{{/hket:inline-image}}

中心與本港及內地不同機構合作,建立首個全面的中國人群AD患者基因數據庫。中心主任兼科大晨興生命科學教授葉玉如解釋,目前有臨床評估或腦生物標誌測試可篩查AD風險,但先者評估方法有欠客觀,後者成本高兼屬侵入式測試,但新技術屬微創,採樣容易,且有超高靈敏度;一旦發現患病風險,便可透過早期介入甚至用藥推遲發病。

研究團隊亦著手研發AD的治療策略,其中在基因編輯技術取得突破,團隊測試透過一針靜脈注射,成功跨越小鼠的血腦屏障,破壞AD基因突變,在全腦範圍改善AD病理症狀,有望成為未來治療方案。葉玉如指,目前美國FDA批准6種AD藥物,但前5種只能減輕病徵,未能根治AD本身,去年批准使用的Aduhelm則只能針對個別人群;加上目前AD研究主要針對歐洲人,致病基因或與亞洲人不同,差異足以影響藥物表現。

團隊稍後會研究新技術在非人類的靈長類動物的安全和有效度,但成員王殷厚教授坦言,藥物開發不易,距離人體前臨床測試尚需要起碼兩、三年時間,笑言「可見將來見唔到」推出市場。
 

腦退化患者易走失 , 馬會夥科大研藍牙追蹤 , 九巴5站裝收發裝置助尋找 , 詳情即睇【下一頁

撰文:李卓謙

責任編輯:陳浩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