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節氣中的「立夏」已到來,象徵已進入夏季。有中醫師表示,夏季應注意保養心和脾臟,以防未來轉季時身體變得虛弱,為此應避免進食太多油膩、肉類和冷食。另外,保養心脾應注重3招,包括早睡早起、避免長時間留在冷氣房內,以免加劇體內暑氣與濕氣致傷身,及保持心境平靜。
註冊中醫師何慧潔表示,中醫五行學說列明夏季對應心臟、夏秋之間亦有「長夏」則對應脾臟,故夏季應注意心脾二臟的健康。人體在夏季較易受暑邪、熱邪及濕邪影響,較易產生與濕熱相關病症,濕疹、暗瘡、頭皮瘡和毛囊炎等患者,病情更易惡化,如飲食不節制或進食太多生冷食物,如雪糕、冷飲等,便會因濕困脾胃,易致腸胃炎或肚瀉等。
宜早睡早起 保心境平靜 忌長歎冷氣
此外,因本港天候潮濕加上高溫,除了容易中暑,「暑熱困表」亦可令人感到疲累或沒精神;如本身屬濕熱、燥熱、脾胃氣虛者,在這時節更易感不適,若平日休息不足、飲食習慣不協調也容易引發病症;特別是常吃燒烤或火鍋者,因夏季熱邪和暑邪可令脾胃功能轉差,吃太多肉或油膩食物恐加重暑熱和濕熱,引致皮膚及腸胃不適問題。
何醫師說,如欲消除夏熱的影響,應做到《黃帝內經》的3個養生提示,包括「夜臥早起」,即早睡早起,在晴朗的晨光中開始每日生活;而「無厭於日」即避免長時間留在冷氣房內,因不利人體陽氣運行,應於清晨或黃昏仍有適量陽光時做輕鬆運動;另因夏季心火易致煩躁易怒,故要「使志無怒」,即保持心境平靜。
清熱祛濕 粉葛赤小豆湯煮法 ↓ 點 擊 圖 片 放 大 睇 ↓
- {{hket:inline-image name="photo.jpe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20220513OG6-G001.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20220513OG6-G002.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20220513OG6-G003.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20220513OG6-G004.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20220513OG6-G005.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20220513OG6-G006.jpg"}}{{/hket:inline-image}}
中醫養生︳BB脾胃未完全發育易消化不良 中醫穴位+茶療助消化消滯,詳情即睇:【下一頁】
撰文︰歐文瀚
責任編輯:林子豐
-
不日成婚2︱衛詩雅包場請fans睇戲準備埋小食 爆同金燕玲合作獲益良多:確實係好犀利 |
|
-
-
-
司徒鈺芸先天子宮問題要做手術 灑淚宣布經歷4次人工受孕成功 |
|
-
尋親記|尋子22年無音訊 51歲爸爸懸賞$1,100萬:每日即有8、9人叫我爸爸 |
|
-
救命神曲|美心臟協會:聽歌可救命 3首歌曲節奏與CPR相同 Taylor Swift新曲獲上榜 |
|
-
保單逆按自製長糧 | 充裕退休儲備 + 保障家人GET!(附個案說明) |
|
-
-
-
胸悶、頭脹、手腳麻痺?黃祥興不靠藥物 1個月拆走血管炸彈 重拾醒神健康 |
|
-
私密處痕癢、灼痛、異味來襲 Grace教路:每日1粒解決「私密」問題 |
|
-
-
唔止面黃 生痘痘 長期攰都可能肝損傷 黃祥興逆轉肝機能 慶幸及早護肝 |
|
-
您也可能喜歡...
-
中醫養生 │ 四豆安神素湯 消除肉食積滯 兼降血糖補肝腎助安眠
|
-
中醫養生 │ 「痰上頸」咳唔出 或壓力大致「梅核氣」 中醫兩食療助紓緩
|
-
中醫養生|正氣不足臟腑失調氣滯血瘀恐不孕 中藥針灸改善癥瘕性不孕
|
-
中醫養生 │ 春季養肝強體魄 忌夜瞓宜吃綠色菜糙米動物肝臟
|
-
中醫養生︳BB脾胃未完全發育易消化不良 中醫穴位+茶療助消化消滯
|
-
救命神曲|美心臟協會:聽歌可救命 3首歌曲節奏與CPR相同 Taylor Swift新曲獲上榜
|
-
癌症殺手|為兩屆亞運冠軍 「桌球之子」楊清順癌逝終年45歲 去年揭肺部有腫瘤|附肺癌6大症狀
|
中醫養生 │ 夏季濕熱要保養心脾 中醫教3大要點 - 晴報 - 健康 - 中醫養生 - D220512
中醫養生 │ 夏季濕熱要保養心脾 中醫教3大要點 - 晴報 - 健康 - 中醫養生
二十四節氣中的「立夏」已到來,象徵已進入夏季。有中醫師表示,夏季應注意保養心和脾臟,以防未來轉季時身體變得虛弱,為此應避免進食太多油膩、肉類和冷食。另外,保養心脾應注重3招,包括早睡早起、避免長時間留
https%3A%2F%2Fskypost.ulifestyle.com.hk%2Farticle%2F3250590%2F%E4%B8%AD%E9%86%AB%E9%A4%8A%E7%94%9F%20%E2%94%82%20%E5%A4%8F%E5%AD%A3%E6%BF%95%E7%86%B1%E8%A6%81%E4%BF%9D%E9%A4%8A%E5%BF%83%E8%84%BE%20%E4%B8%AD%E9%86%AB%E6%95%993%E5%A4%A7%E8%A6%81%E9%BB%9E
https://skypost.ulifestyle.com.hk/article/3250590/中醫養生-夏季濕熱要保養心脾-中醫教3大要點
https://resource01-proxy.ulifestyle.com.hk/res/v3/image/content/3250000/3250590/4d4d5459-9b95-4dc2-9b2d-d32523e96f87_1024.jpg
https://resource01-proxy.ulifestyle.com.hk/res/v3/image/content/3250000/3250590/
健康
中醫養生
503
3250590
514
514003002
健康 中醫養生
養生,中醫
健康醫療,健康養生,養生,實體詞,行業,中醫
@Health+
暑熱 影響 飲食 食物 脾胃 心境 脾臟 中醫師 病症 長夏 心臟 冷氣房 患者 病情 高溫 毛囊炎 心脾 身體 中醫 五行 學說 困表 天候 濕疹 暗瘡 頭皮瘡 夜臥 提示 黃帝內經 陽氣
2022-05-12
中醫養生-夏季濕熱要保養心脾-中醫教3大要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