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人都試過腸道「谷氣」導致肚脹,有腸胃科醫生表示,「腸氣」較多者可能是未及消化食物,也可能是腸道細菌較多所致。惟「脹氣」感覺若持續2至4星期,便應做身體檢查,因腸脹氣也可能是由疾病造成,例如腸炎、胃炎甚至癌症。
持續腸脹氣 健康警號 ↓ 點 擊 圖 片 放 大 睇 ↓
- {{hket:inline-image name="photo.jpe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20220520OG1-G001.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20220520OG1-G002.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20220520OG1-G003.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20220520OG1-G004.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20220520OG1-G005.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20220520OG1-G006.jpg"}}{{/hket:inline-image}}
腸胃肝臟科專科醫生李恒輝指,腸道內的氣體一般有兩個來源,其一是飲食時將空氣吸進肚內,另一個來源則是腸道細菌「造氣」,因未完成分解的食物進入腸道後,腸道細菌便會藉發酵反應將食物分解,並產生氣體,故「腸氣」較多者,可能是未及消化食物,也可能是腸道細菌多,增加化學反應的機會。
或腸道細菌多
李醫生引述外地研究指,一般人和自稱有「腸氣」的人士,不論在用餐後或斷食期間,腸胃內的氣體均只有約200毫升,因此多數自稱有「腸氣」的人士並非真的多「腸氣」,可能只是因為出現憋氣或嗝氣而有此感覺;而在腸道內的氣體有超過99%是氮、氧、二氧化碳、氫和甲烷,即與一般空氣的成分差不多,如有臭味(例如屁味),可能源於細菌分解食物過程中產生的氣體。
但他提醒,如果有「腸氣」的感覺持續2至4星期便應求醫,因為不排除這是患腸炎、胃炎甚至胃癌或大腸癌等的徵狀,「例如被其他人觸及皮膚時,一般不會有感覺,但如皮膚有傷口就會感到痛楚。」他指,醫生處理「腸氣」時會先用內窺鏡排除其他病因,之後讓病人作呼氣測試或驗大便,觀察腸道微生態是否異常,如果細菌太多則會處方抗生素,欠缺益生菌者則透過藥物補足;部分人則可能因進食「高腹鳴食物」致「腸氣」積聚,屆時需由營養師協助找出「病因」。
李又指,部分人積聚氣體在腸胃可能是源於焦慮症等精神壓力,導致身體不自控地不斷吞氣進體內,這時便要進行精神科治療。
中醫養生 │ 夏季濕熱要保養心脾 中醫教3大要點,詳情即睇:【下一頁】
撰文︰歐文瀚
責任編輯:林子豐
-
節儉一生|生前住舊屋無智能手機 隱形富豪離世捐出$1億身家 |
|
-
亞洲超星團|三位練習生施展「禮貌腳」遷就鏡頭 文佐匡Sean全程紥馬 身高與曾志偉「睇齊」 |
|
-
網上突然驚傳周海媚離世消息 暫時失聯工作人員拒絕回應 |
|
-
冒牌行醫|男子去診所忍痛剝4隻門牙 翌日再去驚揭牙醫由清潔工假扮 |
|
-
新聞女王丨高海寧內地宣傳賣大包素顏上陣 孖內地網紅鬥身材邊個贏? |
|
-
床蝨入屋|外傭床褥現大量床蝨 僱主2原因未搵滅蟲公司 用袋「封印」:驚丟出去傳畀人哋 |
|
-
保單逆按自製長糧 | 充裕退休儲備 + 保障家人GET!(附個案說明) |
|
-
-
-
胸悶、頭脹、手腳麻痺?黃祥興不靠藥物 1個月拆走血管炸彈 重拾醒神健康 |
|
-
私密處痕癢、灼痛、異味來襲 Grace教路:每日1粒解決「私密」問題 |
|
-
-
唔止面黃 生痘痘 長期攰都可能肝損傷 黃祥興逆轉肝機能 慶幸及早護肝 |
|
-
您也可能喜歡...
-
Beautiful Life︳枕頭過高更快老?飯後散步減緩老化?日本專家拆解4加速+8個減緩衰老習慣︳附1分鐘減緩衰老呼吸法
|
-
二十四節氣.立夏︳夏天以凍飲生冷食物消暑恐腹瀉 中醫教3大飲食要點+湯水清熱袪濕
|
-
星期三靚湯︳持續狂風大雨留意「濕重」7大症狀 中醫推健脾袪濕湯水助身體排濕
|
-
健康新女性︳38歲抑鬱婦白帶偏黃患陰道炎 中醫︰心情煩躁易肝鬱誘發陰道炎︳附5大症狀+4招預防
|
-
Beautiful Life︳上班族久坐致肥肉囤積腸胃不順暢 4大運動+4大飲食助卸載脂肪
|
-
冒牌行醫|男子去診所忍痛剝4隻門牙 翌日再去驚揭牙醫由清潔工假扮
|
-
床蝨入屋|外傭床褥現大量床蝨 僱主2原因未搵滅蟲公司 用袋「封印」:驚丟出去傳畀人哋
|
腸胃健康 │ 腸脹氣持續2至4周 恐患腸炎胃炎癌症 - 晴報 - 健康 - 腸胃保健 - D220519
腸胃健康 │ 腸脹氣持續2至4周 恐患腸炎胃炎癌症 - 晴報 - 健康 - 腸胃保健
不少人都試過腸道「谷氣」導致肚脹,有腸胃科醫生表示,「腸氣」較多者可能是未及消化食物,也可能是腸道細菌較多所致。惟「脹氣」感覺若持續2至4星期,便應做身體檢查,因腸脹氣也可能是由疾病造成,例如腸炎、胃
https%3A%2F%2Fskypost.ulifestyle.com.hk%2Farticle%2F3255405%2F%E8%85%B8%E8%83%83%E5%81%A5%E5%BA%B7%20%E2%94%82%20%E8%85%B8%E8%84%B9%E6%B0%A3%E6%8C%81%E7%BA%8C2%E8%87%B34%E5%91%A8%20%E6%81%90%E6%82%A3%E8%85%B8%E7%82%8E%E8%83%83%E7%82%8E%E7%99%8C%E7%97%87%20
https://skypost.ulifestyle.com.hk/article/3255405/腸胃健康-腸脹氣持續2至4周-恐患腸炎胃炎癌症
https://resource01-proxy.ulifestyle.com.hk/res/v3/image/content/3255000/3255405/20220520OG-W001_1024.jpg
https://resource01-proxy.ulifestyle.com.hk/res/v3/image/content/3255000/3255405/
健康
腸胃保健
503
3255405
514
514003005
健康 腸胃保健
健康問題,壓力,癌症,益生菌,胃炎,焦慮症,胃癌,大腸癌
健康醫療,健康問題,健康醫療,健康養生,壓力,健康醫療,健康問題,癌症,實體詞,營養素,益生菌,實體詞,疾病/痛症/損傷/病徵,胃炎,實體詞,疾病/痛症/損傷/病徵,焦慮症,實體詞,疾病/痛症/損傷/病徵,胃癌,實體詞,疾病/痛症/損傷/病徵,大腸癌
@Health+
腸道 氣體 細菌 醫生 腸氣 食物 腸胃 身體 空氣 腸炎 胃炎 來源 感覺 皮膚 肝臟科 李恒輝 星期 成分 圖 臭味 甲烷 專科 脹氣 大便 二氧化碳 焦慮症 精神 壓力 微生態 病因
2022-05-19
腸胃健康-腸脹氣持續2至4周-恐患腸炎胃炎癌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