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持續逾2年,市民過度緊貼疫情消息,或會患上創傷後遺症(PTSD)。理大醫療及社會科學院團隊在第4波時進行調查,發現逾3,000名受訪港人中,多達12.4%人出現PTSD徵狀,其中每日追看新聞逾1小時者風險更高。
團隊指,第5波衝擊如「天災人禍」,推算有PTSD徵狀者或升至近40%。有7旬獨居長者坦言,疫下只能視像「見孫仔」,數月不見人,表達能力倒退,感終日「等食、等瞓、等死」了無生趣。
團隊在2020年11月至2021年2月進行混合研究,首階段電訪3,011名成年人,330人出現PTSD徵狀,佔整體12.4%;無業、無收入、或教育程度較低者,風險較高;而每日追看疫情新聞逾1小時者,亦有更嚴重PTSD徵狀。
理大團隊:歷第5波 恐增至4成
理大神經心理學講座教授兼醫療及社會科學院院長岑浩强指,疫情初發時,有研究指全港約28%人有PTSD徵狀,今次研究在疫後1年進行,比例回落至1成多,或與市民學會抗疫或已感麻木有關。惟他擔心第5波病逝者眾,打擊巨大,市民持續積累負面情況,比例或急增至30%到40%。
理大應用社會科學系副教授蕭婉文指,第2部分抽樣240人作深度訪談,當中31名年逾65歲長者中,普遍認為新冠傳染性高,程度比沙士嚴重,且無醫治方法。她指,長者在新聞報道聽見專家稱病毒會「氣溶膠傳播」,便覺等同空氣傳播,且長者重症多,自感威脅更大。另因家人反對,不少長者無外出,自感被囚禁而十分沮喪;他們也傾向減少覆診,影響長期病控制。
獨居長者數月無見人 「等食等瞓等死」
75歲獨居長者蔣華珍指,疫下僅視像「見孫仔」,第5波高峰時更不敢入街市和超市,在露天市場買齊數日物資便急趕回家。她曾2周無外出,數月無見人,數日「無講嘢」,致表達能力倒退。她嘆,情緒低落時人生只剩「等食、等瞓、等死。」
團隊指出,長者接種疫苗最大阻力,是缺乏家庭或社交網支援,憂針後不適求助無門,倡政府、學界及社福界建立協作網絡,支援市民精神健康。
記者︰脫芷晴
美術:招潤洪
-
聲夢傳奇|蔡愷穎Lolita憶比賽首名淘汰打擊自信心 設三年追夢期限:可轉職做音樂老師 |
|
-
杭州亞運丨何甄陶50米自由泳奪銀為港爭光 陽光男孩笑容煞食 IG曬超強Body |
|
-
飲食攻略|微波爐叮菜=致癌? 專家拆解真相+教食3類蔬菜防癌 |
|
-
兒童睡眠窒息症|中大研究:手術有助嚴重患者呼吸暫停次數減8成 顯著減低血壓 |
|
-
死鬼老婆 X 恐怖在線舞台劇|麥沛東靈探節目後敏感度變高 童童與紙紮公仔影相身上現怪痕 |
|
-
陳嘉慧深圳出嫁老公低調唔見人 早已香港註冊 兩日前先搵姊妹? |
|
-
抗衰老要及早 中年開始要進補 傳統四大天然中藥成效佳 |
|
-
-
新四高你要識 運動|飲食|定期檢查|保健品 四管齊下「穩」返健康 |
|
-
叢狀神經纖維瘤影響身心 97%望安全網引入新型藥物 |
|
-
-
-
-
您也可能喜歡...
-
夜繽紛啟動 4招谷經濟丁財旺 港鐵票5送1 戲飛最平35元 3海濱辦表演
|
-
差價17倍乾髮效果等同 最貴風筒108°C恐傷髮 負離子效果參差 濃度差逾百倍
|
-
餐飲業料整體生意增2成 廠商會冀夜市恒常 派夜消費券
|
-
航空公司遺失行李賠償不一 準則欠透明 首8月61宗投訴 部分涉款逾萬元
|
-
紅雨又來石澳道再塌山泥一度全封 未來兩三日仍有大驟雨雷暴
|
-
公僕聯合招聘6職系包括AO 明起申請 未來2年學士畢業生可考
|
疫下創傷後遺症 逾1成港人現徵狀 每日追看疫情新聞逾句鐘高危 - 晴報 - 港聞 - 要聞 - D220526
疫下創傷後遺症 逾1成港人現徵狀 每日追看疫情新聞逾句鐘高危 - 晴報 - 港聞 - 要聞
疫情持續逾2年,市民過度緊貼疫情消息,或會患上創傷後遺症(PTSD)。理大醫療及社會科學院團隊在第4波時進行調查,發現逾3,000名受訪港人中,多達12.4%人出現PTSD徵狀,其中每日追看新聞逾1小
https%3A%2F%2Fskypost.ulifestyle.com.hk%2Farticle%2F3261230%2F%E7%96%AB%E4%B8%8B%E5%89%B5%E5%82%B7%E5%BE%8C%E9%81%BA%E7%97%87%20%E9%80%BE1%E6%88%90%E6%B8%AF%E4%BA%BA%E7%8F%BE%E5%BE%B5%E7%8B%80%20%E6%AF%8F%E6%97%A5%E8%BF%BD%E7%9C%8B%E7%96%AB%E6%83%85%E6%96%B0%E8%81%9E%E9%80%BE%E5%8F%A5%E9%90%98%E9%AB%98%E5%8D%B1
https://skypost.ulifestyle.com.hk/article/3261230/疫下創傷後遺症-逾1成港人現徵狀-每日追看疫情新聞逾句鐘高危
https://resource01-proxy.ulifestyle.com.hk/res/v3/image/content/3260000/3261230/fb_20220526_1024.jpg
https://resource01-proxy.ulifestyle.com.hk/res/v3/image/content/3260000/3261230/
港聞
要聞
007
3261230
503
503001001
港聞 要聞
疫情,疫苗,沙士,長期病,失眠,後遺症,創傷後遺症
時事,社會民生,疫情,實體詞,中西療法,疫苗,實體詞,疾病/痛症/損傷/病徵,沙士,健康醫療,健康問題,長期病,實體詞,疾病/痛症/損傷/病徵,失眠,健康醫療,治療,後遺症,實體詞,疾病/痛症/損傷/病徵,創傷後遺症
長者 團隊 疫情 徵狀 市民 社會 理大 視像 見孫仔 新聞 憂針 訪談 深度 科學院 程度 當中 比例 岑浩强 高峰 社交網 蕭婉文 副教授 院長 溶膠 空氣 入街市 政府 學界 家庭 科學
2022-05-26
疫下創傷後遺症-逾1成港人現徵狀-每日追看疫情新聞逾句鐘高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