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生嬰兒如胎記過多,或是罕見病「神經纖維瘤第一型」(NF1)先兆。港大兒童及青少年科學系臨床助理教授廖栢賢指,嬰幼兒有超過6個「咖啡牛奶斑」已屬高危,成年後或會惡化為癌症,推算全港有3,000患者,而兒童醫院近年新設的神經纖維瘤門診,正為十多名病童治療。
NF1患者 常見病情發展 ↓ 點 擊 圖 片 放 大 睇 ↓
- {{hket:inline-image name="photo.jpe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20220530OG2-G001.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20220530OG2-G002.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20220530OG2-G003.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20220530OG2-G004.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20220530OG2-G005.jpg"}}{{/hket:inline-image}}
身兼兒童醫院榮譽副顧問醫生的廖栢賢指,人體內第17條染色體的NF1基因,負責控制細胞增生,一旦有缺失或突變,患者便會生出大量腫瘤,推算全港約有2,500至3,000名患者,他們普遍在10歲前發病,病因未明,「一半或是遺傳,若父母一方有NF1,子女有50%機會有;另一半則是自身基因突變。」
而神經纖維瘤中的叢狀神經纖維瘤(PN),會沿神經呈網狀生長,即使是良性瘤,因多集中在頭頸,會令患者面容及肢體變形,若長在眼周更可致盲。廖說:「約40%NF1患者會有PN,有5%至10%機會惡化為癌症。」
他提醒,母嬰院臨床檢查能有效識別患者,若嬰幼兒有超過6個「咖啡牛奶斑」應留神;若孩子視力突降,極靠近圖書才能閱讀,或是腦內有視神經膠質瘤。他指,兒童醫院近年新設神經纖維瘤門診,約十多名病童正接受腫瘤治療,由腦科、骨科等專科醫生聯合會診,亦收公私營機構轉介個案。他指,NF1可通過基因檢測確診,但不建議一般孕婦作篩查,若對子女情況有懷疑可先求助兒科醫生。
患者易遭歧視
外界認知不足,亦困擾患者。現年19歲的天佑,早於1歲時確診,至4歲行走困難才做物理治療。嫲嫲Joy坦言,當時護士詫異他們「咁遲來」,惟當年醫生只叮囑她「畀心機湊好啲」,沒解說NF1的影響,才誤會孫兒大小肌肉發展遲緩是遺傳病「正常表現」。
天佑稱,因左眼有腫瘤致面部變形,成長期常遭同輩欺凌,讀中四才有朋友,「很多人問我是否跌瘀、撞親,或驚會傳染,我只能耐心解釋。」
神經纖維瘤協會主席Sandy指,NF1患者多是智能正常,惟因外觀飽受歧視,有患者見工時,接待員說「已請人」,實際上公司無撤招聘廣告。家長亦易情緒受困,有病童怕父母擔心,即使有痛症亦隱暪,變相影響治療進度。她指,成年病友常花大量時間在各專科覆診,冀可效法兒科設專科門診;亦冀公院推廣中醫針炙,助患者減痛症。
新口服標靶藥 有效縮小腫瘤
廖栢賢醫生指近年有新口服標靶藥引入,暫時用於不能手術切除患者,現有9人試藥,三分二人反映有效;文獻指用藥6個月可縮小腫瘤。天佑用藥近1年,左面腫瘤縮小,可避免因手術大出血的風險。
新冠肺炎 │ 染疫康復重拾運動習慣 宜逐步提升運動量 輕症可先緩步跑,詳情即睇:【下一頁】
撰文︰脫芷晴
責任編輯:林子豐
-
管家王|刮砧板+撳刀頭借力最傷刀 刀具達人7問7答籲戒4大壞習慣 |
|
-
落選港姐|何思懿正式加入TVB新聞部做記者 刪走IG大量性感長腿照網友嘆可惜 |
|
-
新手媽媽|餵母乳困難多 專家教新手爸一招做「神隊友」 助穩BB飲奶情緒 |
|
-
糖尿病|35歲男愛喝汽水不喝水突失明 送院證糖尿病上眼【附預防4式】 |
|
-
食用安全|原定明年8月成婚 19歲女食三文治鯁死 拆解鯁喉6類高危食物+急救方法 |
|
-
杭州亞運︳陳欣欣30年不變嘉諾仔變嘉樂佬 主持專業獲好評亞視味濃夠親切 |
|
-
抗衰老要及早 中年開始要進補 傳統四大天然中藥成效佳 |
|
-
-
新四高你要識 運動|飲食|定期檢查|保健品 四管齊下「穩」返健康 |
|
-
叢狀神經纖維瘤影響身心 97%望安全網引入新型藥物 |
|
-
-
-
-
您也可能喜歡...
-
飲食攻略︳炒通菜易出水變黑 4大祕訣炒出翠綠乾身靚通菜【附炒菜健康守則】
|
-
Beautiful Life︳減肥期間食宵夜會致胖?中醫拆解5大健康宵夜法則
|
-
眼睛健康︳OL連續3日收工追劇至凌晨 突視力模糊揭患電腦視覺綜合症︳附5大成因+9大預防貼士
|
-
健康精明眼︳即食麵未必邪惡致肥! 營養師推介5款低脂辛辣之選︳附詳細名單
|
-
新冠肺炎 │ 染疫康復重拾運動習慣 宜逐步提升運動量 輕症可先緩步跑
|
-
新手媽媽|餵母乳困難多 專家教新手爸一招做「神隊友」 助穩BB飲奶情緒
|
-
糖尿病|35歲男愛喝汽水不喝水突失明 送院證糖尿病上眼【附預防4式】
|
-
食用安全|原定明年8月成婚 19歲女食三文治鯁死 拆解鯁喉6類高危食物+急救方法
|
罕見病 │嬰幼兒「胎記」多恐患罕見病NF1 全身生瘤損外觀 可致盲變癌症 - 晴報 - 健康 - 其他疾病 - D220530
罕見病 │嬰幼兒「胎記」多恐患罕見病NF1 全身生瘤損外觀 可致盲變癌症 - 晴報 - 健康 - 其他疾病
初生嬰兒如胎記過多,或是罕見病「神經纖維瘤第一型」(NF1)先兆。港大兒童及青少年科學系臨床助理教授廖栢賢指,嬰幼兒有超過6個「咖啡牛奶斑」已屬高危,成年後或會惡化為癌症,推算全港有3,000患者,而
https%3A%2F%2Fskypost.ulifestyle.com.hk%2Farticle%2F3263720%2F%E7%BD%95%E8%A6%8B%E7%97%85%20%E2%94%82%E5%AC%B0%E5%B9%BC%E5%85%92%E3%80%8C%E8%83%8E%E8%A8%98%E3%80%8D%E5%A4%9A%E6%81%90%E6%82%A3%E7%BD%95%E8%A6%8B%E7%97%85NF1%20%E5%85%A8%E8%BA%AB%E7%94%9F%E7%98%A4%E6%90%8D%E5%A4%96%E8%A7%80%20%E5%8F%AF%E8%87%B4%E7%9B%B2%E8%AE%8A%E7%99%8C%E7%97%87
https://skypost.ulifestyle.com.hk/article/3263720/罕見病-嬰幼兒-胎記-多恐患罕見病NF1-全身生瘤損外觀-可致盲變癌症
https://resource01-proxy.ulifestyle.com.hk/res/v3/image/content/3260000/3263720/20220530OG-W002_1024.jpg
https://resource01-proxy.ulifestyle.com.hk/res/v3/image/content/3260000/3263720/
健康
其他疾病
503
3263720
514
514003015
健康 其他疾病
罕見病,遺傳病,癌症
健康醫療,健康問題,罕見病,健康醫療,健康問題,遺傳病,健康醫療,健康問題,癌症
@Health+
患者 NF1 腫瘤 醫生 神經 廖栢賢 兒童醫院 纖維 病童 天佑 基因 專科 影響 咖啡 父母 嬰幼兒 牛奶斑 癌症 外觀 手術 榮譽 副顧問 染色體 人體 腦科 骨科 細胞 子女 面部 成長期
2022-05-30
罕見病-嬰幼兒-胎記-多恐患罕見病NF1-全身生瘤損外觀-可致盲變癌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