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港生活網站並無進行電話推廣活動

痛症 │ 退化性關節炎 膝關節劇痛行唔到 新型手術管理 最快術後兩周可運動

發佈時間: 2022/06/13

退化性關節炎會造成膝關節劇痛,令人舉步為艱。惟疫情下部分手術被推遲,公院積壓逾3.2萬名需做全膝關節置換術病人,等候時間可長達4年。有骨科專科醫生指,年長、過重、有舊患,及需做重複負重工作者尤其高危,若置之不理會持續惡化,臨床上最年輕需做全膝手術患者僅55歲;而新型手術管理可大減痛楚及住院時間,最快術後4.5日可出院、2周可運動。

膝關節異狀要留神 ↓ 點 擊 圖 片 放 大 睇 ↓

  • {{hket:inline-image name="photo.jpe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20220613OG2-G001.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20220613OG2-G002.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20220613OG2-G003.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20220613OG2-G004.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20220613OG2-G005.jpg"}}{{/hket:inline-image}}

據衞生署長者健康服務數據顯示,2007年65歲或以上長者中,47%人報稱有退化性關節炎,逾半為女性。嘉諾撒醫院骨科中心主管吳富源指,年長、過重、曾有半月板撕裂等舊患,或需做重複負重職業者,均是高危群組。

晚期嚴重關節畸形 須換膝

吳醫生指,膝關節是主要承重關節,一旦有退化性關節炎,不能靠自然復元,初期可以減肥、運動或物理治療減痛,中期可用口服或外用藥、注射類固醇或關節液補充劑,最後要動用手術治療,「晚期且有嚴重關節畸形者,需做全膝關節置換術(下稱全膝手術)。」

惟疫情下公院非緊急手術暫停,截至今年3月底全港積壓逾3.2萬名等候全膝手術病人;公院過去1年僅做4,050宗手術,輪候中位數長達18至56個月。吳引述嘉諾撒醫院骨科中心數據,2017年至2021年做全膝手術的420名病人,平均年齡達70歲,最年輕僅55歲,「人工關節有其壽命,若55歲以下做全膝手術,逾2成機會要重造,故更年輕患者會建議先輔助治療再觀望。」他續指,傳統全膝手術平均住院2至3周,以10分滿分,患者痛楚度高達7、8分,但新型手術管理下,住院可減至4.5日,痛楚減至2分。
 
患者住院時間 痛楚均減少

吳指,術前術後管理是關鍵,通過標準手術程序,可避免醫護反覆適應不同步驟,減少手術時間;良好血液管理可避免病人大出血,減少身體負荷,術後痊癒更佳;與麻醉科醫生協商鎮痛做法亦可減病人折磨。

他補充,院內患者做全膝手術後,2周後可做游泳等輕量運動,2、3個月後可行山,半年後生活復常,僅不能參與足球等碰撞運動,「我們有35%患者術後3個月已不需靠拐杖走路。」

66歲林先生從事體力工作,退休1年後左膝嚴重疼痛,後來證實雙膝內翻畸形,「連10步都行唔到」。他接受左膝全膝手術後,4日已出院,半年後再做右膝手術,現時已行走自如。

吳富源表示,一般會建議雙膝磨損病人分2次做手術,「單膝手術約1個多小時完成,雙膝手術多1倍時間,增出血風險;曾中風或有心臟病者尤忌。」

私院優惠套餐 助公院輪候患者

嘉諾撒醫院總經理許小虎表示,於公院輪候、持政府醫生轉介信或覆診紙患者,經認可骨科專科醫生篩選後,可加入「嘉家護膝2022計劃」,花約11萬元「套餐價」便能做全膝手術,約正常收費6、7折。計劃將推行至8月底,每月約10至15名病人受惠。

 

筋骨痛症︳40歲女愛喝凍飲少運動常久坐 腰部血液循環差患血瘀性坐骨神經痛,詳情即睇:【下一頁

 

撰文︰脫芷晴

責任編輯:林子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