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港生活網站並無進行電話推廣活動

網絡騙案|16人墮求職陷阱遭盗用身份借貸 總損失近$430萬

發佈時間: 2022/06/13

民主黨去年12月至今年4月中接到16宗被「盗用身份借貸」求助,年紀最輕只有19歲,而當中共涉及逾30宗借貸,數間銀行和WeLend分別佔5和8宗,損失總金額近430萬元。單一事主最高在2個月內,被盜用身份到8間金融機構貸款,損失98萬元。

  • {{hket:inline-image name="de67c74d-5c19-4305-a7f4-bb0329645fc0.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5e8c2b64-439f-42a8-960f-747a7f9b5148.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b4294f39-cff4-4b61-b532-5093928adb67.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d9bcdc5f-fa25-4ad6-acba-7ee1c8449bff.jpg"}}{{/hket:inline-image}}

民主黨消費者權益政策發言人袁海文指,詐騙集團早於去年7月起犯案,去年12月至今年3月更是犯案高峰期,有10名事主於這段期間受騙。

袁相信,騙徒知道疫下百業蕭條,很多市民失業,因而利用事主求職心切的心態,於社交媒體訛稱能提供文職、代購等虛擬職位,並以「主任」和「律師」等身份,博取事主信任和騙取個人資料。

騙徒冒事主向金融機構借貸 以工作要求轉款到指定戶口

得逞後偽冒事主在短期內向多間金融機構申請借貸,再以工作要求令事主把款項轉至指定戶口,以獲取報酬。惟事主往往在被追數或被警方通知時,才發現受騙。

K小姐今年1月應徵「移民顧問文書助理」,被要求提供個人資料,其後公司安排她做「合夥人」申請商業計劃,而騙徒於2月請她到銅鑼灣一間銀行進行「身份認證」。但過程中職員未有提及任何與私人貸款相關的字眼,同日她的戶口收到40萬元,騙徒訛稱是公司存入,並着她轉到一個指定戶口,因此她不虞有詐。

直至3月再到另一銀行進行「身份認證」時,銀行職員要求確認貸款種類,始發現騙徒冒認她向4間財務公司申請超過200萬元的私人貸款。幸及時止損,惟信貸評級跌至最低,影響置業計劃。

一直負債、應徵做「兼職奢侈品代購」的L先生則在騙徒拖糧後,收到還款通知書才發現被假冒到WeLand以「債冚債」的方法貸款5萬元,並因此要申請破產。

袁海文指,即使騙徒和事主的簽署有異,金融機構都沒有發現,相片認證亦不堪一擊,有嚴重漏洞,倡政府要全面規管信貸行業。

32歲女陷刷單員騙局 , 受$400佣利誘 , 痛失$97萬 , 詳情即睇【下一頁

撰文:梁薾心

責任編輯:陳浩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