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港生活網站並無進行電話推廣活動

蚊叮蟲咬︳9歲女後頸生「痣」誤當惡性腫瘤 驚揭遭蜱蟲叮咬吸血1個月︳附5招防蜱蟲叮咬

發佈時間: 2022/06/17

夏天是昆蟲繁衍出沒的季節,小心被昆蟲「襲擊」。內地一名9歲女童後頸突然長出一顆痣,由於這顆痣生長快速,媽媽擔心是惡性腫瘤,遂帶她求醫檢查;結果發現,原來該「痣」是一隻蜱蟲。專家曾指出,蜱蟲病可人傳人,可涉及接觸或血液傳播。患者嚴重可出現多重器官功能衰竭,病死率高達30%以上。本港食物環境衞生署則分享5個貼士,教大家預防被蜱蟲叮咬。

同場加映︰

醫療輔助隊︳抗疫時被影到認出 遭同事驚播毒要求停工 無悔堅守救援崗位:有能力就做多啲

{{hket:ul-video id="5924"}}{{/hket:ul-video}}

綜合內媒報道,湖南一名9歲女童的後頸近一個月突然生了一顆與膚色相近的「痣」,後來該「痣」越生越大,父母擔心是惡性腫瘤病變,於是立即帶她到醫院檢查。經醫生檢查後發現,該「痣」是一隻活生生的蜱蟲,代表該蜱蟲已吸了女童的血接近一個月。

  • {{hket:inline-image name="click.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59ee69c0-f65c-4662-9741-fdfefd136e1b.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43511452-a7c2-42ce-84ae-46c3b94e2576.jpg"}}{{/hket:inline-image}}

醫生指,蜱蟲當時將頭埋在女童的皮膚內,僅露出接近人類膚色的肚子,因此父母才會誤以為是「痣」。所幸女童沒有出現紅腫、疼痛及發燒等徵狀,經醫生取出蜱蟲及治療後,目前女童的身體狀況也恢復良好。

5招避免蜱蟲叮咬

據本港食物環境衞生署資料所示,蜱蟲在各個發育階段都要吸血才能夠成長,而牠們吸血前的身體大小由2毫米至12毫米不等。蜱蟲可以透過吸血傳播病毒,例如巴貝西蟲病、萊姆病、寇熱及斑疹熱等,而人類的傷口或眼睛接觸到可傳播疾病的蜱蟲屍體或蜱類,都可能受到感染。如果要避免被蜱蟲叮咬,可以留意以下5大預防措施︰

  • {{hket:inline-image name="412f6095-88ea-4f53-8b5b-08df9f3be41e.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1f3e0cab-7039-420d-a557-3fdef6a6bc2d.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d5127056-25aa-4e36-9fe1-6ae564833720.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54ebefe3-d534-49c2-8ba5-1dcedc43dec4.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0815b3d9-f9c6-4bd9-8fb8-d2395d50f84d.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17a4dd47-257d-4369-b758-1780edf153db.jpg"}}{{/hket:inline-image}}

曾替蜱蟲病死者淨身穿衣 疑經血液傳播3人感染亡

河南信陽市一名長者上月初因「發熱伴血小板減少綜合症」(俗稱「蜱蟲病」)去世後,有3名同村村民為他淨身穿壽衣,卻於一個月內同樣相繼因蜱蟲病過身;另有一名親戚因曾到醫院探望時有過身體接觸,亦被傳染蜱蟲病留院治療。

曾有內媒報道,蜱蟲病主要分布在河南、湖北、山東、安徽、遼寧等省份,河南信陽地區是高發區。發病時間呈明顯季節性趨勢,多集中在每年的4月至10月。被蜱蟲叮咬後,最短在2至3日後發病,通常潛伏期約1至2周。臨床表現主要為發燒、血小板減少、白血球減少及多器官功能損害。輕症患者多可自癒,重症患者常表現為多重器官功能障礙,甚至衰竭。南京鼓樓醫院感染科主治醫師吳衛華表示,這種病的病死率達12.7%至32.6%,尚無有效的治療方法,也無特效藥。部分老年患者、治療不及的患者到院後往往病情偏重,預後較差。此外,日本、南韓等地亦曾出現蜱蟲病病例。

被蜱叮咬正確做法

福州市疾控中心提醒,萬一發現有蜱已叮咬,甚至鑽入皮膚,不要用手直接接觸,甚至擠破,更不能在被咬時用水沖。可用酒精塗在蜱身上,使蜱頭部放鬆或死亡,再用尖頭鑷子取出蜱。不要生拉硬拽,以免拽傷皮膚,或將蜱的頭部留在皮膚內。取出後,再用碘酒或酒精做局部消毒處理,並隨時觀察身體狀況,如出現發燒、叮咬部位發炎破潰及紅斑等症狀,要及時就診,診斷是否患上蜱傳疾病,避免錯過最佳治療時機。

如在野外,則可用點燃的香煙(或香)慢慢地烤蜱蟲的身體,多數情況下,鑽入皮膚的蜱蟲就會鑽出皮膚,然後再消毒傷口。有蜱叮咬史或野外活動史者,一旦出現發燒等疑似症狀或體徵,應當及早就醫,並告知醫生相關情況。

U Lifestyle App自家節目登錄《U TV》專區!
↓↓試玩、試食、試用影片任您睇↓↓
立即體驗】 

每朝索取《晴報》:精明生活.健康家庭.開心娛樂

撰文︰潘迦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