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節將至,對於10歲的彩新而言,送給爸爸身體健康就是她最貼心的禮物。內地一名爸爸唐海濤因患上淋巴癌,急需接受造血幹細胞移植治療。然而,骨髓庫及父母、兄弟姐妹之間卻找不到適合的捐獻者。女兒彩新萬幸與父親匹配,成為了捐獻者,她強忍著手臂的疼痛和瘀青,打針抽血幹細胞,只為救爸爸,勇敢的表現讓人心疼。
同場加映:
Sick問識答︳醫生警告持續耳鳴後果可大可小 無針對性藥物2大方法改善
據《封面新聞》報道,四川宜賓一名爸爸唐海濤在5年前出現發高燒、喉管化膿、吃不下東西等症狀,到西南醫科大學附屬醫院就診後,被確診為結外NK/T細胞淋巴瘤(鼻型)。他接受自體造血幹細胞移植治療後,病情得到控制。
在以為生活回歸正軌時,7個月後他病情復發。醫生告知已不能再使用自身的自體造血幹細胞,需改為進行異基因造血幹細胞移植治療。然而,造血幹細胞匹配成功的概率極低,在非親緣關係的供需者之間,配對相符率只有十萬分之一。可是,骨髓庫沒有匹配的造血幹細胞,父母和兄弟姐妹中亦找不到適合的捐髓者。所幸,隨後發現女兒彩新與爸爸的造血幹細胞匹配。
兩次抽血幹細胞救父從未喊痛
彩新過完10歲生日的兩天後,就住院為採集造血幹細胞做準備。在6月9日打完最後一針「動員劑」(即重組人粒細胞集落刺激因子注射液,rhG-CSF)後,血液內科的醫護就進行採集工作,在彩新的手臂和腳插上導管,將她的血液輸送進採集儀器,採集造血幹細胞。彩新在過程中不敢睡覺,一直看著。媽媽指儘管彩新打針從未喊過痛,但她還是小孩子,看出了心裡的不安和害怕,所以不斷鼓勵著她。
由於唐海濤體重近90公斤(約198磅),第一次採集的幹細胞數量不夠,需要再次進行採集。在6月10日下午一時半,彩新再次躺在採集床上。她眼睛裡看不到一絲恐懼,滿是堅定和勇敢,更笑著衝媽媽比「Yeah」。採集一次造血幹細胞需約5小時,媽媽看著彩新手臂上紮著的留置針和瘀青,感到心疼難受,但彩新反過來安慰媽媽:
「我很樂意,這沒有什麼。雖然會有一點害怕,也有一點痛,但是我要做爸爸的榜樣,我不要害怕,希望爸爸健健康康的。」
(↓點擊圖片放大↓)
女兒強忍身體不適 令媽媽心痛
媽媽提到,彩新第一次採集完造血幹細胞,服藥後身體有些不適應,流口水想吐,但怕浪費藥,於是強忍著,又不願讓爸爸知道自己身體不適。此外,彩新聽到要再次採集幹細胞,需再花8600元(人民幣.下同,約1萬港元)打針後,以為是自己的問題造成,後得媽媽解釋是爸爸體重太重的原故,才讓她放心。她安慰媽媽:
「好事成雙,所以要採兩次,8600元數字吉利又好又順。」然而,彩新的懂事讓媽媽獲得慰藉的同時,但也更加心痛。
唐海濤第一次的治療費用花費近30萬元(約35萬港元);而第二次的治療亦估計要花費20多萬(約23萬港元),目前只交了10萬元(約12萬港元),對這個失去經濟支柱的家庭而言,無疑是個沉重的經濟負擔。由於前一次治療欠下的債務尚未還清,這次後續的治療仍需花費大筆的金金錢,他們只好出售房子和車子,籌資還債。
雖然唐海濤平時對孩子們的管教較為嚴格,但在彩新心中是個好爸爸。彩新希望爸爸能夠趕快好起來:
「等爸爸病好之後想讓他帶我們去玩,去哪裡都可以。」
造血幹細胞移植治療 治療成功率達到八成
據了解,結外NK/T細胞淋巴瘤鼻型屬於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一種少見類型,多數病例原發於鼻腔和咽喉部以上部位,少數病例原發於鼻外,如皮膚、胃腸道、肺等,極少數病例發病初期即表現為全身播散。其病理表現獨特,具有以血管為中心的多形性淋巴細胞浸潤,瘤細胞浸潤破壞血管繼而引起壞死等特點,多數病例存在EB病毒感染證據。
近年來,應用自體或同種異基因造血幹細胞移植治療結外NK/T細胞淋巴瘤被逐漸應用於臨床。自體造血幹細胞移植聯合大劑量化療可以大幅度提高化學藥物對腫瘤細胞的殺傷作用。異基因造血幹細胞移植治療的優勢在於移植物抗腫瘤效應較強,但移植相關風險高。
西南醫科大學附屬醫院血液內科主任邢宏運表示,唐海濤的病情屬於復發難治的結外NK/T細胞淋巴瘤,經過造血幹細胞移植治療後,患者有70%至80%治癒機率。
同時,邢醫生介紹,不同於骨髓捐贈,造血幹細胞的採集利用的是粒細胞肌肉刺激動員劑,把造血幹細胞動員到外周血裡面,用機器過濾血即可,對捐獻者的健康不會有任何影響,也不會留有後遺症,大家不用有所顧慮。
病徵輕微多變
淋巴瘤病徵不明顯,病徵亦易與其他疾病重複混淆,故淋巴癌又有「沉默殺手」之稱。淋巴腺腫大是淋巴瘤患者最常有的病徵,多數沒有疼痛。腫大的淋巴腺多發生在頸部,其次為腋下、腹股溝(即小腹與大腿之間的位置),然後逐漸擴散至其他部位的淋巴腺、骨髓和其他器官。此外,淋巴瘤還有以下多項病徵,但這些病徵亦可出現於其他疾病,故發現多項病徵同時且持續出現時就應盡快求醫:
(↓點擊圖片放大↓)
U Lifestyle App自家節目登錄《U TV》專區!
↓↓試玩、試食、試用影片任您睇↓↓
【立即體驗】
每朝索取《晴報》:精明生活.健康家庭.開心娛樂
精選健康知識,盡在 Healthy Life 健康男女
https://fb.com/HealthyLifeExpress/
撰文:陳樂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