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港生活網站並無進行電話推廣活動

社交隔絕孤立情緒困擾身心 疫情下,抑鬱症求助個案增

發佈時間: 2022/06/27

第五波疫情顛覆了我們的日常,收緊社交距離及限聚令等措施,更阻斷了我們的社交生活,不少人因此出現負面情緒,身心飽受困擾。第五波疫情才稍有紓緩,第六波疫情爆發風險又有所增加,醫生指出,在疫情下,部份人無法排遣孤立及不安情緒而誘發抑鬱症,提醒患者勿待疫情過後才正面面對,若失眠及胃口欠佳等情況持續2星期或以上,便應主動求診,否則有機會令病情惡化。

張太太(化名)的生活隨著第五波疫情爆發,出現了翻天覆地的改變。在家工作的日子,使她失去了一切社交生活,連平日最愛的跑步、跳舞及瑜珈訓練也得放棄,加上兒子毋須回校上課,二人終日在家,頻生磨擦,令她身心俱疲。更甚的是,她居所的鄰近單位在疫情期間進行裝修,使她每天飽受噪音滋擾而導致失眠,日復日的折騰,終令她患上了抑鬱症,幸好張太太求醫及時,接受適當的治療,方能擺脫情緒困擾。

病徵持續2星期 宜盡早求診
張太太的故事的確是許多香港人的寫照,精神科專科麥永接醫生指出,這兩年因新冠疫情而患上抑鬱症的患者的確有所增加,各個年齡層面對的困境也有不同,學生要適應上網課或學習規律模式轉變,成年人會擔心失業及家庭失去經濟支柱,老年人則面對疫症風險較高,在社交距離及限聚令等因素下,不同年齡人士的社交生活節奏也被打亂,這些壓力漸漸轉化為負面情緒,若然處理不當便很可能會誘發情緒病。

社交生活對人的情緒究竟有多重要呢?麥醫生解釋,若然我們長期處於孤獨狀態,情緒便會越見低落,甚至更想孤立自己。相反,正常的社交生活,例如出外運動,已能令身心得以舒展。他亦提醒大眾,假如睡眠及胃口欠佳,無精打采的心情持續2星期或以上,便應及早求醫,麥醫生引述︰「有些患者以為疫情過後,這些情緒便會消失,但疫情持續,負面想法、失眠及不安感反出現只會使人們的情緒更為失落,陷於惡性循環。」

個人化治療 按病情選擇藥物
麥醫生認為,透過壓力管理、生活作息調整及運動尋找社交支援等非藥物治療方法,有助紓緩病情輕微的抑鬱症患者情緒,不過當病情趨向中等至嚴重,就可能需要藥物治療應對。目前使用的抗抑鬱藥大多透過調節腦部的「單胺受體」,包括調節腦部血清素、去甲腎上腺素或多巴胺等等。亦有較新藥物針對「褪黑激素受體」或「谷氨酸受體」。麥醫生指在制訂治療方案時,會根據患者身體狀況、具體病徵及副作用等情況,選擇對病人最適合的藥物。

麥醫生表示,對於病情中度至嚴重程度的患者而言,藥物就有如救生圈,使他們不至於溺斃於負面情緒之中,中長線再配合認知行為治療或其他心理治療,兩者相輔相成,有助患者走出逆境。他又鼓勵患者,切勿被疫情掩蓋生活︰「要勉勵自己重回有規律的作息時間,避免不停接受負面訊息,要擁有正面的心態,配合活在當下、懂得感恩的思維,才能衝破世紀疫情及自我壓力。」

最後,麥永接醫生提醒,以上內容僅供參考,抑鬱症的各種治療方案都有著不同的成效、副作用及風險。如有疑問,請向主診醫護人員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