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港生活網站並無進行電話推廣活動

香如雲呢嗱 港原生水稻花腰仔 最快下月應市

發佈時間: 2022/06/24

本港新界地區耕種歷史源遠流長,清代更曾出產貢米,惟後來農業式微,本地原生水稻均已絕迹。

中大與漁護署合作,由外國帶回原生水稻種子,其中「花腰仔」試種時質素及產量穩定,專家試食發現帶有如雲呢嗱般的獨特香味。署方已推介本地農友種植,有望在下月推出市場。

新界種植歷史可追溯至宋朝,現時的元荃古道是昔日農民抬米到荃灣出售的必經之路,可惜本地農業已式微,各種特色稻米亦相繼失傳。

中大夥漁護署帶回水稻種子

中大香港種子技術及教育中心與漁護署合作,在2019年由外國種子銀行帶回4款早年保留的原生水稻種子,包括花腰仔、絲苗、齊眉及白殼齊眉,其中花腰仔在反覆試種下表現穩定,署方遂推介農友種植。

漁護署農業主任王敏維指,曾請食米專家試食花腰仔,對方形容帶有像雲呢嗱般的獨特香氣。王笑言,自己雖食不出雲呢嗱香氣,但估計因本地種植毋須運輸,相對入口米新鮮才有獨特米香,且入口有甜味。

另今次署方在溫室試種,惟農友在戶外露地種植,日後易被雜草影響基因純淨,甚至是味道亦有影響。中大透過分析和對比不同水稻的基因組,找出花腰仔和絲苗的獨特基因標記,如同兩者的「身份證」,日後可透過PCR檢測對比。

首批本地種植的花腰仔最快下月中應市。王指,市民可透過菜統處聯絡本地農友訂購,惟價錢或比進口米貴數倍以上。負責計劃的中大卓敏生命科學教授林漢明稱,「當地種,當地食」既有助推動減碳,市民亦可回味本地農業歷史,學會珍惜食物,更可成為學校推廣STEM的教材,「如果淨係講錢,可能香港唔需要種嘢」。他稱,若持續推廣並讓農友見到生存空間,屆時擴大種植可望降低成本。

記者︰李卓謙

美術:顏玉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