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下心臟檢查不跌反升 揪出隱性冠心病

發佈時間: 2022/06/24

疫下心臟檢查不跌反升 揪出隱性冠心病

心臟病是香港第3常見致命疾病,但受新冠疫情影響,有研究指亞洲地區心臟檢查個案大減,部分人即使有心臟病發徵狀也延遲求醫。不過,近日有研究卻發現,對疫苗接種的疑慮反而令港人對心臟健康關注增加,有專科醫生指,去年的心導管檢查及通波仔個案較前年增加1至3成,更成功偵測到不少隱性冠心病個案。

三高、肥胖者及更年期女性均屬冠心病高危人士,心臟科專科醫生陳穎思表示,相關人士若出現心臟病徵狀,宜及早求醫,醫生會根據臨床病徵評估、家族病史及高危因素等,判斷是否需接受進一步檢查。

但有研究指,受新冠疫情影響,亞洲地區的心臟檢查個案大減。因此,亞洲心血管影像學會、香港心臟專科學院及香港放射科醫學院,於今年5月以問卷訪問80名心臟科專科及46名放射科專科醫生,了解他們對去年3項心臟造影檢查的臨床觀察。

接種新冠疫苗疑慮 更關注心臟健康

結果逾6成以上心臟科專科醫生稱,去年心導管檢查及通波仔個案較前年增1至3成;近7成指每月進行10次以上相關檢查及手術,有醫生最多每月做40次。而電腦掃描冠狀血管造影(CTCA)和心臟磁力共振掃描(CMR)檢查,亦增1至3成。

陳指,心臟科專科醫生轉介進行CTCA的主因為胸痛及疫苗相關;轉介進行CMR的主因則為心臟衰竭、疫苗相關及胸痛。她形容,不少病人擔心患隱性疾病,害怕接種疫苗會有嚴重副作用而檢查,亦有人接種後因緊張,總覺得心口不適而求醫,反映對新冠疫苗的疑慮,令港人對心臟健康更為關注,以致檢查個案不跌反升。

另外,有4成醫生反映逾半CTCA檢查結果異常,以血管輕度至中度阻塞較常見,但可及早用藥控制。惟約2成醫生指,逾半患者有1至2條冠狀動脈阻塞;且逾半中度至重度冠心病患者為新症。常見的CMR異常則為心肌缺血、心肌梗塞及左心室收縮功能受損。

定期量血壓驗膽固醇 及早發現問題

現年72歲、有50年煙齡的戴先生,不但患高血壓10年,近2年更有高膽固醇問題,一直服藥控制,惟去年他經常感到胸悶及氣喘,疫情下亦更重視心臟健康,知道有病徵便立即求診,並在2月進行CTCA,及早發現3條冠狀動脈均有阻塞,其中1條更有逾7成阻塞,終在5月做通波仔手術。

陳穎思建議,30歲以上的成人應定期檢查血壓及膽固醇水平,及早識別早期心臟病,並提醒病情穩定的長期病患者,接種疫苗前不用特別作檢查。

另外,放射科專科醫生張志偉引述英國研究指,AI技術可確保心臟造影掃描能覆蓋全心臟、協助校正運動偽影和快速準確分析掃描結果等。另外,亦可預測病人未來患心臟病的風險或病情發展,相信如可用於臨床診症,將有助醫生掌握患者病情及規劃後續治療方案。

記者︰梁薾心

美術:招潤洪

欄名: Healthy 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