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港生活網站並無進行電話推廣活動

治療銀屑病 著重持續療效 貿然停藥 治療成效大打折扣

發佈時間: 2022/06/28

生物製劑是近年治療中至嚴重銀屑病的主要藥物,療效顯著,然而不少患者礙於生活因素而在症狀有所紓緩的情況下停藥,結果病情迅即反彈。有醫生提醒患者,停藥下,即使日後重新接受治療,療效也會大大降低,如患者無法經常覆診或治療依從性較低,可選擇一些每2至3個月注射一次、持續療效較好的生物製劑,藉此維繫治療。

銀屑病是無法根治的疾病,生活壓力及環境因素有機會誘發病情,像40歲的詠霖(化名),她患有銀屑病多年,病情一直穩定,然而隨著新冠疫情爆發,她得在家工作及照顧停課的小朋友,漸覺身心俱疲。壓力越大,她的銀屑病症狀越是明顯,臉部皮膚紅疹斑斑,使她就連視像會議也不敢出席。飽受困擾的詠霖最終重投治療,使用了新型生物製劑,病情才逐漸受控。

銀屑病共病 破壞活動能力
皮膚科專科陳湧醫生表示,像詠霖這類個案在疫情期間比比皆是,究其原因,與患者壓力大增及擔心外出覆診會被感染有關,然而銀屑病並非單一皮膚問題,會影響其他器官,一旦延醫,或會造成不可逆轉的後果。他說:「銀屑病相關共病例如銀屑病關節炎,會令關節紅腫熱痛,放手不理有機會導致關節變形,影響活動能力。由於患者的皮膚會出紅疹及脫皮,破壞外觀 ,令他們的自信心下降,甚至出現抑鬱及焦慮症。」

積極治療及持續用藥是控制銀屑病的關鍵,不過以往針對該病的藥物成效未算顯著,往往令患者接受治療若干時間後便自行停藥。陳醫生舉例,輕微銀屑病個案會使用外用藥膏,惟當患處面積較大,塗抹藥膏就未必能完全有效覆蓋,也花費患者時間。而口服免疫系統抑制劑的副作用相對較大,影響肝、腎功能及抵抗力,部份患者情願選擇停藥。

生物製劑 5年持續療效顯著
針對嚴重銀屑病個案,生物製劑是較為有效的藥物,但選擇時最好因應自身需要及留意其持續療效。陳醫生稱,舊式生物製劑的注射次數較為頻密,大約每2至4星期一次,對較為忙碌的患者,甚至在如今大環境下未必適合,新型生物製劑例如白細胞介素-23抑制劑(IL-23)則針對發炎源頭,副作用較少,而且每2至3個月注射一次 ,有助提高治療的依從性。

隨著生物製劑的技術進步,我們對其治療效果的期望也越來越高。陳醫生引述研究指,大約80%銀屑病患者注射新型生物製劑後,病徵有90%以上改善,並能維持長達5年的持續療效。他勸喻患者,切勿在注射一、兩次後,有感病徵有所紓緩而自行停藥:「一旦中斷治療,銀屑病情容易反彈,屆時即使再重新用藥,治療成效也會大打折扣。」

陳湧醫生提醒患者,治療銀屑病的方法各有不同,患者應與主診醫生商討,因應病情、身體狀況及承擔能力等,選擇適合自己的治療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