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健儀
方健儀

生命中兩種「樹窿」

發佈時間: 2022/07/04

生命中兩種「樹窿」

因為第5波疫情而停播4個月,由我主持的港台節目《沒有不可能的背後》,上星期終於復播。我對這個節目期望極高,因每次訪問的殘疾運動員及其背後的人,都看見人性光輝,是我在低谷時鞭策向上的動力。

剛播放的一集,主人翁是香港輪椅羽毛球一哥陳浩源,他背後的人,是侏儒症隊友王鎮炎。一位是6呎高的大男孩,一位是長不高的小男孩,有着不同身高及成長背景的兩個人,如何成為彼此背後的男人?陳浩源在節目中給我啟示。

他說,最幸福的人擁有兩種「樹窿」,即傾訴對象。一是「聆聽的樹窿」,當刻即時聆聽你的不快,爆完舒服晒;二是「駁嘴的樹窿」,聽罷有回饋。運動員經常面對成敗得失的壓力,王鎮炎這位日對夜對、出生入死的宿舍同房,正正擔當「駁嘴的樹窿」,負面情緒可即時消除。

常說找朋友最理想是「啱嘴型」,大概是陳浩源所說「駁嘴的樹窿」。真正的朋友不需經常出現,只要我有難時兩脅插刀。我不時擔當別人的樹窿,經常提醒自己,一個稱職樹窿,不要一味叫人「咪諗咁多啦」或「唔諗咪無事囉」,因這變相叫人收聲,無補於事,最重要是聆聽後消化,再給予旁觀者清的想法與支持。例如最近好友因辭職而跟老闆大吵一場,說老闆氣度低不體諒,我嘗試分析老闆或飽受同事移民離職的壓力,脾氣暴躁而不自知。好友聽罷立時冷靜下來,說自己火遮眼沒想太多,感激我替他分析解憂。

訪問當日,陳浩源帶來在東京殘奧奪得的銅牌。頒獎禮後,他透過傳媒隔空向未能取得奧運入場券的王鎮炎「傳情」,說大家要努力㩦手邁向下屆奧運。我借他的獎牌拍照時,發現獎牌原來頗重,但相信不論多重,也不及兩位「樹窿」朋友的友誼重。

(本欄逢周一刊登)

撰文: 方健儀 傳媒工作者,包括電視電台節目主持、司儀、大學兼任講師、傳媒顧問等。
欄名: 破天「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