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宏艷
張宏艷

鋼筆柔情的香港

發佈時間: 2022/07/12

鋼筆柔情的香港

喜歡繪畫的朋友,對著名水彩畫家沈平先生應該不會陌生,他有一項少為人知的強項,就是優美純熟的鋼筆畫。水彩畫講究顏色、紙質、用色濃淡;鋼筆畫則簡單得多,拿着鋼筆就可以一筆走天涯。他手中鋼筆畫的造詣,卻與不平凡的少年經歷有關。

上世紀50、60年代,國家號召全國各地知識青年赴新疆支援建設,稱為「支邊青年」。當年只有15歲的沈平,告別了父母兄弟,從此開始了17年新疆生活。現在談起,他只是平淡地說:「我們6兄姐妹,走了一個,生活會輕鬆一點。」

自小愛好繪畫的他,加入新疆兵團俱樂部當美術員,從幻燈片、連環畫、版畫到宣傳畫,甚麼都畫,鋼筆畫能力不斷磨練。

他於1980年從烏魯木齊到香港定居,在銅鑼灣的家附近,香港景觀信手拈來,創作了一系列大幅鋼筆畫作品,從港島到西貢、長洲、大澳,都畫在筆下,透過每一幅細心描繪的香港景觀,抒發着對香港的熾愛之情。

我最欣賞他的「昔日蹤迹」系列,例如已拆卸的中央郵局,他的筆觸綫條率意簡潔,寫實中透着個人風格。感謝《經濟日報》的史秀美女士,識英雄重英雄,為他出版《線條下的香港》,讓大家看到鐵劃銀鈎下密密的往昔柔情。

(本欄逢周二、四刊登)

撰文: 張宏艷 資深傳媒人、資深港媽
欄名: 每日驚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