玫瑰痤瘡是常見慢性炎症疾病之一,本地的發病率為7.9%,女性的發病率一般較男性高1.51個百分點,達5.41%。皮膚科醫生指,玫瑰痤瘡可分4類,而長期戴口罩、酒精攝取量過多及毛囊蠕型蟎蟲,均與玫瑰痤瘡關係密切,甚至會令病情惡化,惟很多人把玫瑰痤瘡誤當暗瘡,要治療此病需先分清症狀、從生活習慣入手,遠離高風險因素和按醫生指示外塗藥膏。
易誤當暗瘡 延誤治療
皮膚科專科醫生陳湧解釋,玫瑰痤瘡可分4類,泛紅血管型患者的面頰會突然泛紅,症狀會持續,可見皮膚的血管擴張;丘疹膿皰型患者則除面頰長期泛紅,還會有發炎丘疹及膿皰。而酒渣鼻患者的鼻子皮膚會增厚、不規則纖維化及變大;眼睛型患者會感到眼睛有異物、刺痛、灼熱感,並會有泛淚、充血等現象。惟很多患者把玫瑰痤瘡誤當暗瘡,陳強調必須分清症狀,以免延誤治療。
分辨暗瘡與玫瑰痤瘡 ↓ 點 擊 圖 片 放 大 睇 ↓
- {{hket:inline-image name="photo.jpe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20220719OG4-G001.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20220719OG4-G002.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20220719OG4-G003.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20220719OG4-G004.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20220719OG4-G005.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20220719OG4-G006.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20220719OG4-G007.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20220719OG4-G008.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20220719OG4-G009.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20220719OG4-G0010.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20220719OG4-G0011.jpg"}}{{/hket:inline-image}}
陳說,玫瑰痤瘡發病成因未明,但已知家族病史、免疫系統對細菌過度反應、幽門螺旋桿菌、蠕型蟎蟲和蛋白質「抗菌肽」,均可令玫瑰痤瘡患者的皮膚發紅腫脹。
疫情持續逾2年,市民長時間佩戴口罩,亦成為誘發玫瑰痤瘡的因素之一。陳引述外國研究指,36名有丘疹和血管擴張的玫瑰痤瘡患者,隔離期間每天至少戴口罩8小時,對比隔離前後1個月的皮膚狀況,玫瑰痤瘡有惡化趨勢,尤以口罩覆蓋部位特別明顯;左右面頰、嘴和鼻及下巴的整體痤瘡評分量表評分倍增。另外,酒精亦是誘發玫瑰痤瘡高危因素之一,陳續說,臨床上亦見到有患者因飲酒,使皮膚狀況不穩定,甚至加劇玫瑰痤瘡的問題。
Emily在15歲時面頰經常泛紅,初時以為是敏感肌所致,皮膚開始「起粒粒」求診後,才發現患玫瑰痤瘡。經使用外用藥膏、天然護膚品及定時深層清潔後,病情漸趨穩定。惟疫下長時間戴口罩和飲食習慣鬆懈,令面部毛孔擴張及泛紅情況惡化,病情更擴散至面頰兩側。
毛囊蠕型蟎蟲 或與發病有關
醫學界近年發現,寄居於人類皮膚的毛囊蠕型蟎蟲與玫瑰痤瘡關係密切。陳解釋,毛囊蠕型蟎蟲喜歡生活在皮脂量較多的地方,故常出現於面頰、鼻及額頭的毛囊。目前不能證實這種蟎蟲會引起玫瑰痤瘡,但玫瑰痤瘡患者皮膚出現毛囊蠕型蟎蟲機會高達7成,密度更較常人高8倍;蟎亦常現於有眼皮炎的玫瑰痤瘡患者眼睫毛樣本,估計毛囊蠕型蟎蟲對研究玫瑰痤瘡發病機理有重要作用。
治療方面,陳稱除了遠離誘發玫瑰痤瘡的常見因素,患者可按醫生指示外塗適合的藥膏及乳霜等,令血管收縮、減少泛紅及抑制毛囊蠕型蟎蟲生長。另建議患者使用防曬霜、減少化粧,同時避免用油性和含酒精等刺激成分的護膚品。
皮膚護理 │ 濕疹患者飲食宜鹼忌酸 多吃素食豆類 助減發炎敏感,詳情即睇:【下一頁】
撰文︰梁薾心
責任編輯:林子豐
-
搖籃凡世丨廖子妤奪獎後衣錦還鄉為新片開鏡 苦練馬來西亞口音:感覺熟悉又陌生 |
|
-
中秋尋親|年幼家貧被送養 68歲婦尋親生父母:放下怨恨不怪責 |
|
-
你好,我的大夫︳關嘉敏演痙攣患者靠苦練加幻想 床上練抽搐動作嚇親屋企人 |
|
-
健康新女性|左乳暈現小硬塊 32歲女揭患乳癌二期 親述治療過程:不需強迫自己勇敢 |
|
-
消委會遭黑客入侵 大批投訴人資料恐外洩 私隱署證接獲通報 |
|
-
中年好聲音丨羅啟豪全家總動員現身答謝豪殼 預告年尾有意開專屬演唱會 |
|
-
-
脈衝場消融術治療房顫新趨勢 手術時間短 適合年老患者 |
|
-
發放正能量 為精神健康打氣 多關懷 多鼓勵 抑鬱症不再可怕 |
|
-
捐助「愛心滿東華」免費醫療服務計劃 為貧病者重拾健康 |
|
-
心房顫動易致中風 新型薄血藥兼備「解藥」 助止血應急 |
|
-
-
對付暗瘡有竅門認清有效成份 新型藥膏助紓緩身體暗瘡 |
|
-
您也可能喜歡...
-
皮膚護理 │ 濕疹患者飲食宜鹼忌酸 多吃素食豆類 助減發炎敏感
|
-
飲食攻略︳食水果消暑反致喉嚨痛生口瘡? 6種熱氣水果+7種清熱水果一覽
|
-
夏日祛濕︳常吃雪糕凍飲消暑易致濕氣重 中醫列9個濕氣重徵狀+飲食宜忌
|
-
腦退化|中大推 「腦智同護」服務車 助識別早期阿茲海默症 60至80歲免費評估【停泊地點+預約方法】
|
-
健康新女性|左乳暈現小硬塊 32歲女揭患乳癌二期 親述治療過程:不需強迫自己勇敢
|
-
殘疾希望|晶片植入腦獲准人體試驗 馬斯克招募兩類癱瘓病人 目標以意念控制滑鼠鍵盤
|
-
認知障礙症|園藝治療延緩認知障礙 照顧者困擾程度減4成
|
玫瑰痤瘡 │ 疫下長戴口罩 飲酒過量 加劇玫瑰痤瘡 - 晴報 - 健康 - 皮膚護理 - D220719
玫瑰痤瘡 │ 疫下長戴口罩 飲酒過量 加劇玫瑰痤瘡 - 晴報 - 健康 - 皮膚護理
玫瑰痤瘡是常見慢性炎症疾病之一,本地的發病率為7.9%,女性的發病率一般較男性高1.51個百分點,達5.41%。皮膚科醫生指,玫瑰痤瘡可分4類,而長期戴口罩、酒精攝取量過多及毛囊蠕型蟎蟲,均與玫瑰痤瘡
https%3A%2F%2Fskypost.ulifestyle.com.hk%2Farticle%2F3305199%2F%E7%8E%AB%E7%91%B0%E7%97%A4%E7%98%A1%20%E2%94%82%20%E7%96%AB%E4%B8%8B%E9%95%B7%E6%88%B4%E5%8F%A3%E7%BD%A9%20%E9%A3%B2%E9%85%92%E9%81%8E%E9%87%8F%20%E5%8A%A0%E5%8A%87%E7%8E%AB%E7%91%B0%E7%97%A4%E7%98%A1
https://skypost.ulifestyle.com.hk/article/3305199/玫瑰痤瘡-疫下長戴口罩-飲酒過量-加劇玫瑰痤瘡
https://resource01-proxy.ulifestyle.com.hk/res/v3/image/content/3305000/3305199/20220719OG-W004_1024.jpg
https://resource01-proxy.ulifestyle.com.hk/res/v3/image/content/3305000/3305199/
健康
皮膚護理
503
3305199
514
514003009
健康 皮膚護理
治療,玫瑰痤瘡
健康醫療,治療,實體詞,疾病/痛症/損傷/病徵,玫瑰痤瘡
@Health+
玫瑰痤瘡 患者 蠕型 蟎蟲 面頰 皮膚 毛囊 口罩 血管 醫生 酒精 因素 病情 生活 習慣 暗瘡 症狀 長期 藥膏 關係 幽門 丘疹 發病率 狀況 皮膚科 細菌 家族 病史 系統 螺旋桿菌
2022-07-19
玫瑰痤瘡-疫下長戴口罩-飲酒過量-加劇玫瑰痤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