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文儀博士
唐文儀博士

梨狀肌損傷≠坐骨神經痛

發佈時間: 2022/08/09

梨狀肌損傷≠坐骨神經痛

郭先生臀部痛,一直以為是坐骨神經痛,發作時痛不欲生,因而接受手術,但術後仍然疼痛,他希望用中醫方法。經臨床檢查,我找到他疼痛的來源是梨狀肌損傷,經過中醫治療後,疼痛大大減輕,「我白捱一刀了!」他說。

梨狀肌位於臀部深層,主要作用是作為髖關節的固定肌,有使大腿外旋的功能,梨狀肌亦連接多條神經,與坐骨神經的關係最密切,故此梨狀肌損傷後會有臀上神經和坐骨神經痛的表現。

要分辨坐骨神經痛與梨狀肌損傷並非難事。坐骨神經痛多由腰椎間盤突出症引發,腰椎間盤突出症引起的下腰部疼痛往往伴有一側下肢疼痛,有腰部脊柱側凸,腰椎有明顯壓痛及放射至下肢。而梨狀肌損傷,腰部無明顯疼痛,臀部有壓痛點,神經放射痛從臀部開始向下,臀部疼痛多為刺痛或痠痛發脹。

中醫學將梨狀肌損傷歸入痹證和腰腿痛範疇,內在病因是搬重物或下蹲起立時的急性腰扭傷(俗稱閃扭),使梨狀肌肌膜和部分肌纖維斷裂、充血、水腫、痙攣等並牽連坐骨神經,引起病變。外在病因是感受風寒濕邪,氣血運行不暢而痹阻,經筋氣血不足失於濡養,日久則梨狀肌發生慢性炎症。

治療方面,可通過中醫的舒筋活絡手法、針灸療法,達到舒筋通絡、活血化瘀、濡養經筋的治療目標,從而促進肌肉康復。並根據通則不痛和氣行血行的原則,應用中藥外敷,休息時可用熱水袋熱敷於患側臀部。

臨床小貼士︰避免過勞,改善姿勢,減少背負重物,注意腰部及臀部保暖,增強體質抵抗寒邪入侵,有助預防梨狀肌損傷的發生。(本欄逢周二刊登)

撰文: 唐文儀博士 註冊中醫師
欄名: 中醫解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