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港生活網站並無進行電話推廣活動

中環《香港霓虹》展覽 反思文化保育

發佈時間: 2022/08/18

香港五光十色的璀璨夜景堪稱世一,現在摩天大廈上主要是LED燈或顯示屏,雖然奪目但生硬冰冷,總不及以往的霓虹燈色溫暖。由「霓虹交滙」主辦的展覽《香港霓虹-未完的結局》,將昔日的霓虹美麗重現眼前,也叫人反思保育的迫切性。

霓虹燈招牌雖非香港獨有,但卻很有代表性,尤其是在60、70年代的舊香港,可說是東方之珠最突出的標記。可惜因為費用昂貴、更平更方便的LED面世等種種原因,霓虹燈逃不過被淘汰的命運,昔日抬頭輕易可見的光景,現在變成了瀕危絕種的珍貴產物。霓虹文化保育展覽「香港霓虹-未完的結局」,將辛苦保育得來的霓虹招牌重新呈現眼前。

本地霓虹文化保育機構「霓虹交滙」負責人陳倩雯(Cardin),成長於香港霓虹燈最全盛的80年代。「記得小時候在彌敦道及尖沙咀一帶行逛,滿街滿巷霓虹招牌,那種『家』的畫面及感覺在腦海中非常深刻。前幾年我在外國居住,每次回港探親也發現霓虹招牌已愈來愈少,外國人對自己的歷史文化很着緊,也讓我反思是否要做一點事。於是回流後參與有關霓虹招牌的義務工作,希望喚醒大眾關注。」

全港只剩500個

Cardin於2020年加入剛剛成立的非牟利機構「霓虹交滙」,希望保育香港的霓虹文化。她不想只是單純做記錄,更加希望接觸前綫,了解他們對現況的想法及寄望;同時亦跟一些準備清拆招牌的商戶聯絡,訪問他們的感受及意願︰「做保育不能一廂情願,也要了解對方的真正想法。」

保育霓虹招牌一點也不易,他們開初的做法是見到搭棚才去跟進,之後發現實在太遲,而且事倍功半。後來他們先做資料搜集,分區行街記錄街道上僅餘的招牌、是否運作等細節。之後盡早接洽商戶,萬一需要清拆或不能保留,可將招牌捐出。

了解手工藝價值

Cardin說現時粗略估計只剩下500個左右,相比起多年前屋宇署資料,有12萬違法招牌要處理,數量驟減。「我們一心覺得工作很迫切,但原來公眾不太留意,意識始終較低。只要去彌敦道數一數剩下多少個霓虹招牌就知道,可以想像當舊區、舊樓及舊式商戶已不能生存時,這些招牌自然會式微。我們希望大家不要等到消失一刻才去珍惜,大眾也有責任去守護。」

Cardin着重的保育工作,並非單單保留霓虹招牌並放入博物館內,更考慮到師傅的層面。今次團隊特別邀請到年過70的鐵箱師傅出山幫忙︰「全港僅餘兩位識做又肯做的師傅,比屈管師傅更少。這個重要的工藝,會隨他們退休而消逝,所以趁現在展示給大家看,以前從來沒人做過。」

「未完的結局」這名字也有心思,整個展覽並未完工,反而仍在建設中,讓公眾可一睹製作流程。「很多人說是夕陽行業,但結果是否已定呢?我認為未必。雖然我們起步較遲,但也勝過完全不做,時代變化之餘,其實也可同時保留舊物,迎合現代需求,如有些人也開始重新製作霓虹招牌,也算是一種保育。」

《香港霓虹 - 未完的結局》展覽

地址︰中環龍和道海濱活動空間《中環夏誌》

日期︰即日至9月18日

部分相片︰霓虹交滙提供

美術︰顏玉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