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港生活網站並無進行電話推廣活動

兒童健康︳4歲童腳痛難走路多次誤診肌肉拉傷 母堅持檢查證患神經母細胞瘤第四期︳附神母症狀+存活率

發佈時間: 2022/08/25

小孩愛四處走動,偶爾跑到腳痛少不免,不過如果情況持續,後果隨時可大可小。英國一名4歲男童過去持續腳痛,甚至連走路也出現困難,但多次求診一直被診斷為肌肉拉傷。男童母親深信病情沒那麼簡單,堅持院方進行詳細檢查,最後竟證實兒子持續腳痛,原來是因患上第四期的神經母細胞腫瘤。

同場加映:

Sick問識答︳兩餸飯澱粉、油脂、糖分高 營養師提醒5類人士小心食用

{{hket:ul-video id="6381"}}{{/hket:ul-video}}

多次誤診肌肉拉傷 險錯過治療時機

據英媒《每日星報》報道,4歲的休伊(Huey Stairs)多次向36歲母親瑞秋(Rachel)透露自己腳痛,但每次求醫後均診斷為肌肉拉傷,傷勢並無大礙,但休伊的情況始終並無好轉,更開始行動緩慢,不太能正常走路,這令瑞秋猜疑兒子的病況應並非肌肉拉傷般簡單,「基於直覺,我覺得兒子可能遭遇到嚴重的麻煩。」

  • {{hket:inline-image name="clickpic_600_600.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b1.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b2.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b3.jpg"}}{{/hket:inline-image}}

因此,瑞秋在最近一次帶兒子求醫時拒絕離開醫院,並要求院方為兒子進行詳細的全身檢查,最終發現兒子竟患上神經母細胞腫瘤,病情已處於癌症第四期,癌細胞已經擴散到他的淋巴結與骨骼。

休伊經確診神經母細胞腫瘤後,瑞秋被告知兒子需最少面對長達18個月、且過程艱辛的抗癌治療,讓她十分心痛。瑞秋亦借此經歷公開呼籲其他父母,「如果你覺得孩子有甚麼不對勁的地方,就努力尋找原因吧!用你所擁有的一切去找出原因」。

神經母細胞瘤多於兩歲前發病

據本港兒童癌病基金資料顯示,神經母細胞瘤是出現於兒童期的腫瘤之一,源自未分化的交感神經節細胞,因此在有胚胎性交感神經節細胞的部位,都可能出現原發性腫瘤。這些腫瘤大部分在腹部的腎上腺起源,也有在頸及盆腔等部位生長。腫瘤生長迅速,可能在早期已經擴散,大約一半的患者是在兩歲前發病的。

  • {{hket:inline-image name="051.jpe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052.jpe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053.jpe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054.jpe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055.jpeg"}}{{/hket:inline-image}}

由於神經母細胞瘤生長迅速,常在早期擴散而且原發部位有多種,因此患者呈現的症狀因人而異。一般常見的症狀有生長遲緩、厭食、發燒、面色蒼白等;少數患者會出現腹瀉、高血壓及多汗等症狀。

  • 原發於腹腔的腫瘤:患者腹部有腫塊,因而引起腹痛、嘔吐及便秘等病徵。
  • 原發於胸腔的腫瘤:可能壓迫氣管而引起咳嗽、呼吸困難。如壓迫大靜脈,可能引致面頸腫脹。若交感神經受破壞,患者會出現交感神經麻痺綜合症。

由於這種腫瘤常於早期擴散,而頭顱骨受癌細胞破壞的情形很普遍,令患者眼眶內出血及腫脹,癌細胞也可能擴散至全身骨骼。

第三、四期存活率約30%

據台灣兒童癌症基金會資料顯示,第一、二期神經母細胞瘤乃侷限於原發部位或僅包含緊鄰原發部位之淋巴腺,病童大多數只需要接受手術治療即可,有脊髓壓迫者可加上放射線治療。資料引述美國兒童癌症小組最近一份研究指,治療第一、二期神經母細胞瘤之無病存活率為93%、81%,即使復發者再施以手術或加上其他療法仍然有88%的治癒率。

第三、四期神經母細胞瘤為原發部位範圍廣泛無法手術切除者,包括過中線對側之淋巴腺,或轉移至骨頭、骨髓、肝臟、遠處淋巴腺、肺臟、皮膚及中樞神經系統等。此期病童在神經母細胞瘤中是最難治療的,不幸又是神經母細胞瘤中最常見者,其療程一般分成兩階段:

  • 第一階段誘導期:主要目標是儘量將腫瘤減少至最低量
  • 第二階段是鞏固期:進一步將腫瘤細胞清除或減少至最微量

此兩階段主要依靠所謂之複合式治療,亦即包括化學治療、手術及放射線治療來達成。應用此兩階段療法,大約可使30%的病童長期存活。

U Lifestyle App自家節目登錄《U TV》專區!
↓↓試玩、試食、試用影片任您睇↓↓
立即體驗

每朝索取《晴報》:精明生活.健康家庭.開心娛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