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港生活網站並無進行電話推廣活動

樓宇復修|維修自住物業津貼2年批逾6000申請 市建局憂有需要者未充份使用

發佈時間: 2022/08/28

市建局由前年6月開始集中管理所有由政府推行的樓宇復修資助計劃,包括由房協接手推行並改善的「有需要人士維修自住物業津貼計劃」,為合資格的自住業主提供最多8萬元的資助津貼。

  • {{hket:inline-image name="de67c74d-5c19-4305-a7f4-bb0329645fc0.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4.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5.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2.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3.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7.jpg"}}{{/hket:inline-image}}

市建局行政總監韋志成今在網誌稱,計劃截至上月,已批出超過6,000宗申請個案,涉及約2.5億元的資助津貼,當中約6成用於單位室內的工程,大部分均屬於與改善單位室內裝備有關,而與結構安全相關的維修工程,包括修葺柱、樑、樓板、牆身等已破損的石屎,以及改善衞生設施,例如修葺喉管及防水工程等,只佔資助金額總數約一成。

韋稱,數字反映很多需要改善結構安全的業主,未有充分利用津貼為單位內部做好結構上的維修保養,認為業主要確保結構構件保養得宜,同時做好樓宇公用地方和單位維修保養,才可從外到內提升安全和宜居程度。
 

業主不能忽視大廈公共地方維修儲錢
 

韋又提到,由於該津貼也可以用於大廈的公用地方維修工程,團隊發現大約4成的資助金額用作支付維修大廈公用地方的費用,認為就算已有專屬計劃就公用地方不同部份的工程提供相關資助,但部份完全沒有為維修工程儲錢的業主,獲取資助後仍然無能力承擔公用地方維修費用的餘款,結果需要動用自住物業津貼來應付,變相令可用於室內結構工程的津貼大幅減少,甚至需要放棄工程,提醒不能忽視為大廈公用地方的維修工程儲錢的需要。

對於現時大部分在1987年前的落成的舊樓都未清晰界定「公用部分」,韋稱市建局將進行詳細檢視,並向政府提交改善建議,同時會在市建局項目先行採用因應「公用部分」的定義以及相關維修保養權責,制定更清晰條文的「優化版」公契,以減低日後業主和法團在維修責任上出現爭拗的機會,詳情會在稍後公布。
 

議員關注十三街及五街舊區重建,市建局:「儲夠錢」才能推超巨型項目,詳情即睇【下一頁

撰文:李卓謙

責任編輯:陳浩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