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港生活網站並無進行電話推廣活動

健康新女性︳45歲女狂做GYM舉重 下腹腫脹尿頻揭子宮下垂

發佈時間: 2022/09/26

要有好身材,不少人都會到健身室鍛煉。有台灣婦人常到健身室做負重訓練,疑因長期在腹部施加壓力,導致子宮下垂,出現下腹腫脹及尿頻現象,需接受手術治療。有醫生提醒,年過40歲的女士宜每年檢查是否有子宮下垂的現象,並盡早醫治。

同場加映:

為母則強︳前社工媽媽辭職照顧自閉症兒 捉緊治療黃金期 許下承諾:會陪你一齊面對

{{hket:ul-video id="6637"}}{{/hket:ul-video}}

據台媒報道,台中一名45歲的劉姓美魔女勤上健身房運動做重訓,生完第二胎至今仍保持美好身段。日前,她下腹部感到腫脹不適及尿頻,到婦產科求診,結果發現患上子宮下垂。

光田綜合醫院婦產部溫亭虹醫生表示,近年不少女性喜歡上健身房做重訓,想要練出「馬甲線」、「六塊肌」。腹部長期處在高壓的狀態,使女性骨盆腔的各個器官,如子宮、膀胱等脫垂的機率升高。他表示,以往女性子宮脫垂都常見於年紀較大或長年做粗重工作的女士,但現在女性常做重訓,導致年過40歲而又熱愛重訓的女性,也容易有子宮下垂。

溫醫生解釋,子宮下垂是女性常見的婦科疾病,是由於女性骨盆腔肌群和韌帶因為鬆弛、老化,使骨盆腔的器官失去支撐而逐漸往下墜,當壓迫到膀胱或直腸,就會出現頻尿或便祕的問題。他續指,劉女的子宮頸下垂至陰道口,屬於第三期的子宮下垂,子宮壓迫到膀胱造成尿頻。

由於劉女因沒有生育的考量,曾詢問可否移除子宮一勞永逸,但溫醫生指根據目前泌尿科與婦科的相關研究,移除子宮對於治療子宮下垂問題幫助不大;骨盆腔不只有子宮,還有膀胱、直腸。許多患者移除了子宮後,膀胱、直腸還是跟著滑脫出來,因為骨盆腔肌群一旦鬆弛就不可逆轉。

溫醫生分析,輕微的子宮脫垂若不影響生活,可以靠運動防止症狀惡化,他建議有輕微子宮或膀胱脫垂現象的熟女,可多做提臀縮肛,如凱格爾運動(Kegel Exercise)或瑜珈中的「橋式」,訓練骨盆腔肌群的動作,並減少搬重物、激烈運動的次數,就能讓下垂的症狀不再加劇。

然而,當患者的子宮下垂到陰道口就需要手術治療,目前「人工網膜子宮膀胱懸吊術」是最能一勞永逸的方式。他解釋,下垂的主因是因為骨盆腔肌群鬆弛,導致子宮、膀胱等器官沒有支撐力,而「人工網膜子宮膀胱懸吊術」,可將子宮或膀胱等器官「扶起來」而不下墜,能解決下垂的問題,並改善尿頻或便秘等問題。

他提醒婦女,無論是否為自然產,年過40後,最好也趁每年子宮抹片檢查時,留意自己是否有下垂的現象或狀況;若常覺得下腹有腫脹感、或尿頻或便秘、腰痠背痛等症狀,都可至婦科做進一步檢查及評估。

曾生育婦女  子宮下垂風險較高

本港婦產科專科醫生方秀儀曾指出,子宮下垂(Uterine Prolapse)是骨盆底器官脫垂(Pelvic Organ Prolapse)的統稱,即骨盆底器官(子宮、陰道、膀胱及直腸)因盆腔韌帶及肌肉鬆弛退化或組織受到破壞,失去支撐而脫離正常位置,導致有下墜或突出體外的現象。

此病常見於50歲以上的婦女,「隨年齡增長,骨盆支撐組織會萎縮、鬆弛。停經或更年期缺乏雌激素,亦會加速組織退化。」而曾生育的婦女風險較高,「生育次數多、生產時用力不當、生產的胎兒重達4公斤以上、缺乏產後骨盆運動等原因都可能造成骨盆腔鬆弛,更有機會傷到骨盆腔神經及肌肉。如曾難產,需要用吸盤或產鉗分娩的女士,也有機會出現此情況。」

方秀儀又補充,過快的增重與減重、天生結締組織較差或長期承受較大腹壓,如經常便秘、哮喘、慢性咳嗽、常搬提重物、肥胖,亦會增加患病風險。

3種常見子宮下垂症狀

(↓點擊圖片放大↓)

  • {{hket:inline-image name="6e438515-f579-432e-b390-104c7cf16907.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32513f6d-a297-4f6c-ad3d-ab7c79ff2857_600.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e8c21f80-f295-4883-9c66-83937a2ff717_600.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ae367209-07e1-4bc8-b29f-447819980c13_600.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180bdfac-05ac-4ee2-8f31-359b5f4f7111_600.jpg"}}{{/hket:inline-image}}

子宮持續下垂或致腎衰竭

方秀儀表示,患者會感到不適、陰道異常出血,也有可能引起尿液倒流。如情況持續,會導致腎臟受損、腎功能下降,甚至腎衰竭。治療方面,如只屬輕微子宮下垂,並無直腸及膀胱下垂徵狀,可先作觀察,並進行盆底肌肉運動作輔助治療。但若子宮常刮損發炎,又或尿失禁、便秘等徵狀影響日常生活,便應作進一步處理,如接受「子宮托」治療,或切除子宮或進行保留子宮的修補術。

預防方法

  • 避免提舉重物
  • 控制體重
  • 改變生活習慣:防止便秘和長期咳嗽等可能令腹壓增加而引發子宮脫垂的疾病
  • 定期接受婦科檢查
  • 多做骨盆底肌肉運動:尤其於產後,可減少子宮脫垂及滲尿

U Lifestyle App自家節目登錄《U TV》專區!

↓↓試玩、試食、試用影片任您睇↓↓

立即體驗

每朝索取《晴報》:精明生活.健康家庭.開心娛樂

精選健康知識,盡在 Healthy Life 健康男女

https://fb.com/HealthyLifeEx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