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孝忠
馮孝忠

淺談香港不同佛教宗派

發佈時間: 2022/10/07

淺談香港不同佛教宗派

禪宗的修行不只限於讀經、打坐,禪修必須融入生活,包括行住坐臥,禪味和修養可以透過日常行為體現。在日本,花道、茶道、劍道等生活藝術和禪的關係深厚。如果想以生活藝術作為學禪的切入點,香港也不乏活動,例如法鼓山道場有茶禪和咖啡禪班,常霖法師有辦攝影禪和茶禪,日本的花道家元池坊流、草月流、無雙真古流(銀閣寺)等都在香港舉辦活動。

西藏密宗在香港也有很多道場,傳播很廣,由於西藏密宗着重導師對弟子個別因人施教,所以我認識淺薄。一位學密宗的朋友推介的密宗入門書,是侯松蔚導師的《顯密佛法淺談》。有關藏密最風行的書可能是《西藏生死書》,被繙譯成56種文字。在香港為大眾指導較普及的密宗教化,有被美國《時代雜誌》譽為「世界上最快樂的人」的詠給‧明就仁波切,曾經多次在港舉辦指導法會,亦設有道場。

近年佛教在香港學術層次上發展很具成果。不少研究佛學,特別是喜歡佛教的哲學和義理邏輯的人對「唯識宗」興趣濃厚,代表人物是唐玄奘(三藏)大師。這個宗派主張一切現象都是心識所轉化變現。只有心識是真實存在,現象是幻有,一切由心造。想從哲學、邏輯角度切入佛教的,不妨初探唯識宗。學習這個宗派的友人推介釋印順的《唯識學探源》。香港法相學會的網頁有不少有關唯識宗的講座。

「法相宗」和「唯識宗」同源,奈良旅遊熱點鹿公園傍的東大寺,就是日本法相宗的總本山。

香港不同宗派的道場多都會兼涉「淨土宗」,很多佛教徒都希望往生後能到阿彌陀佛的淨土繼續修行,修行方法包括觀相念佛、稱名念佛和信心念佛,最多人念誦的是《佛說阿彌陀經》,解釋往生淨土的修行就多基於《佛說觀無量壽佛經》。

想了解更多淨土的思想,可以在網上參考法相學會,以及香港大學佛學研究中心合辦的《淨土世界的開展》的講座。

任何法門都是基於佛陀發現的真理,就是「緣起性空」、「色即是空,空即是色」。都是提倡盡量持戒,不犯身口意三業,慈悲喜捨。每一個法門都是能載我們到彼岸(了脫生死)的「舟」,接引今世的有緣人。(本欄每月首周五刊登)

撰文: 馮孝忠 太平紳士,現任恒基兆業首席財務總監,並擔任多項公職。佛教徒,專修淨土法門。
欄名: 在世佛學,如此,如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