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頭頸癌的新症數字持續上升,由2009年的511宗增至2020年759宗,升幅高達4成,最新統計的常見發病年齡為45歲,相較以前的60歲,無疑有年輕化趨勢。癌症資訊網慈善基金會發布「關注頭頸癌患者」網上問卷調查結果,當中收集了97名患者數據,調查揭示,超過95%的頭頸癌患者曾經接受過放射治療或化療,患者平均出現8.5種副作用,包括味覺改變、口乾、吞嚥困難及口腔潰瘍等。
- {{hket:inline-image name="155011.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9cfb45ce-52a7-4406-bcbf-51f8489142ba.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3b7f5752-6b8d-4f16-8c97-07cc4d713918.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626336fd-c332-4842-9f9e-2f7d31838ac4.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d3032cf4-c1a0-456a-826a-c444e8ee90d9.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d64e8163-ac7a-4668-a0c4-6b81e24f7e96.jpg"}}{{/hket:inline-image}}
外科專科醫生黎逸玲指,頭頸鱗狀細胞癌可分成四期,第四期又可分為IVA、IVB和IVC三期。第一、二期為早期,經開刀切除或放射治療後很有可能痊癒。如果是第三到IVB期,就必須經手術、化學及放射線治療等,患者才有痊癒的機會。對於第IVC期,患者會出現細胞癌遠端轉移,癌細胞有機會轉移到肺或骨,治療則以藥物為主,癒後也最差。
化療標靶治療副作用較多
香港頭頸科醫學會主席及臨床腫瘤科專科林嘉安醫生說:「針對已轉移的頭頸癌病理,多年來第一線的標準療法是化療和標靶治療,療效雖然不錯,但引致的副作用較多,容易影響病人之後的生活,但近年免疫治療日漸成熟,化療和標靶治療未必是最具效益治療方案。」
一位60多歲男患者因聲音出現沙啞及吞嚥困難,而於2020年發現患上咽喉癌四期,確診時亦出現頸骨轉移的情況,醫生建議他先使用6次化療配免疫療法代替手術切割作首階段治療方案,及後再安排患者進行頭頸和頸骨放射治療,現時患者病情穩定,並繼續以單藥免疫治療作維持性治療。
免疫治療「PD-1 抑制劑」 可降約兩成死亡風險
林指,按以往的分期方法會視乎癌細胞的數量、觀察有否擴散至其他器官等,若是早期癌症就會經開刀切除癌細胞,術後再配以輔助治療,如化療、放射治療等。去年,免疫治療「PD-1 抑制劑」研究有突破性進展,比聯合化療、傳統標靶治療及化療具有整體存活效益,可降低約兩成死亡風險,同時減輕患者副作用。
目前,免疫治療並不涵蓋所有頭頸鱗狀細胞癌病人,癌症資訊網慈善基金會促政府可以將所有頭頸鱗狀細胞癌病人納入資助項目,令更多患者受惠。
25款魚油比併4款致癌污染物超標 消委會推4款滿分之選最平$93.5,詳情即睇【下一頁】。
撰文:王希雯
責任編輯:戴維浩
-
落選港姐|何思懿正式加入TVB新聞部做記者 刪走IG大量性感長腿照網友嘆可惜 |
|
-
新手媽媽|餵母乳困難多 專家教新手爸一招做「神隊友」 助穩BB飲奶情緒 |
|
-
糖尿病|35歲男愛喝汽水不喝水突失明 送院證糖尿病上眼【附預防4式】 |
|
-
食用安全|原定明年8月成婚 19歲女食三文治鯁死 拆解鯁喉6類高危食物+急救方法 |
|
-
杭州亞運︳陳欣欣30年不變嘉諾仔變嘉樂佬 主持專業獲好評亞視味濃夠親切 |
|
-
借錢不還|好友以沙田居屋抵押借$500萬不還 七旬翁做好心負債纍纍陷抑鬱【附大律師意見】 |
|
-
抗衰老要及早 中年開始要進補 傳統四大天然中藥成效佳 |
|
-
-
新四高你要識 運動|飲食|定期檢查|保健品 四管齊下「穩」返健康 |
|
-
叢狀神經纖維瘤影響身心 97%望安全網引入新型藥物 |
|
-
-
-
-
您也可能喜歡...
-
消委會 ︳25款魚油比併4款致癌污染物超標 消委會推4款滿分之選最平$93.5【附詳細名單】
|
-
癌症治療︳醫生拆解免疫治療:可令癌細胞「失蹤」 助控肺癌、乳癌、膀胱癌晚期病情
|
-
至死不渝 ︳鍾情迪士尼癌末女臥病在床生命倒數 未婚夫醫院辦婚禮圓愛妻心願
|
-
前列腺癌與良性前列腺增生易混淆 藥費封頂助患者安心抗病
|
-
煮食安全︳澳洲研究指易潔鑊刮花5cm釋230萬微粒 可潛藏體內10年具致癌風險
|
頭頸癌治療|頭頸癌新症10年升4成有年輕化跡象 免疫治療降死亡風險 基金會促政府納資助項目 - 晴報 - 時事 - 要聞 - D221115
頭頸癌治療|頭頸癌新症10年升4成有年輕化跡象 免疫治療降死亡風險 基金會促政府納資助項目 - 晴報 - 時事 - 要聞
近年頭頸癌的新症數字持續上升,由2009年的511宗增至2020年759宗,升幅高達4成,最新統計的常見發病年齡為45歲,相較以前的60歲,無疑有年輕化趨勢。癌症資訊網慈善基金會發布「關注頭頸癌患者」
https%3A%2F%2Fskypost.ulifestyle.com.hk%2Farticle%2F3399762%2F%E9%A0%AD%E9%A0%B8%E7%99%8C%E6%B2%BB%E7%99%82%EF%BD%9C%E9%A0%AD%E9%A0%B8%E7%99%8C%E6%96%B0%E7%97%8710%E5%B9%B4%E5%8D%874%E6%88%90%E6%9C%89%E5%B9%B4%E8%BC%95%E5%8C%96%E8%B7%A1%E8%B1%A1%20%E5%85%8D%E7%96%AB%E6%B2%BB%E7%99%82%E9%99%8D%E6%AD%BB%E4%BA%A1%E9%A2%A8%E9%9A%AA%20%E5%9F%BA%E9%87%91%E6%9C%83%E4%BF%83%E6%94%BF%E5%BA%9C%E7%B4%8D%E8%B3%87%E5%8A%A9%E9%A0%85%E7%9B%AE
https://skypost.ulifestyle.com.hk/article/3399762/頭頸癌治療-頭頸癌新症10年升4成有年輕化跡象-免疫治療降死亡風險-基金會促政府納資助項目
https://resource01-proxy.ulifestyle.com.hk/res/v3/image/content/3395000/3399762/1116OG-M13_1024.jpg
https://resource01-proxy.ulifestyle.com.hk/res/v3/image/content/3395000/3399762/
時事
要聞
503
3399762
514
503001001
時事 要聞
公立醫院,標靶治療,免疫治療,化療,電療,手術,副作用,治療,醫生,癌症
健康醫療,醫療機構,公立醫院,實體詞,中西療法,標靶治療,實體詞,中西療法,免疫治療,實體詞,中西療法,化療,實體詞,中西療法,電療,健康醫療,治療,手術,健康醫療,治療,副作用,健康醫療,治療,實體詞,工種,醫生,健康醫療,健康問題,癌症
患者 頭頸癌 副作用 標靶治療 免疫治療 醫生 細胞癌 頭頸 癌症 專科 頸骨 資訊網 基金會 鱗狀 療法 病人 機會 風險 林嘉安 手術 宗增至 升幅 困難 病理 腫瘤科 方案 癌細胞 第一線 醫學會 主席
2022-11-15
頭頸癌治療-頭頸癌新症10年升4成有年輕化跡象-免疫治療降死亡風險-基金會促政府納資助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