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港生活網站並無進行電話推廣活動

土壤研究揭各區特徵分別大 路邊綠化地養分勝公園 倡不用樹穴種植

發佈時間: 2022/11/24

本港近期發生多宗塌樹事件,政府調查報告指土壤質素亦是關鍵原因。

香港高等教育科技學院(THEi高科院)園藝樹藝及園境管理(榮譽)理學士課程師生研究發現,港九新界各區的土壤特徵存在顯著分別,呼籲政府先了解各區的土壤性質特點,以確保土壤可支持植物生長;且不建議使用樹穴種樹,因樹穴土壤的物理性質較不理想,或對樹木生長構成壓力。

THEi高科院團隊早前於中西區和柴灣、西九龍、東九龍及青衣的大型公園和附近路旁,收集土壤樣本作分析及比較,以檢視土壤的物理和化學性質、有毒重金屬元素、微生物群落和樹木情況,結果顯示各區土壤特徵有顯著分別,例如青衣公園的土壤樣本比香港公園的物理性質較好,九龍公園的土壤養分較柴灣公園的佳,而路邊綠化地土壤的整體養分情況則比公園更理想。

樹穴泥土密度過高 或對樹木生長添壓

領導研究的THEi高科院環境及設計學院環境學系副教授張浩估計,城市公園因較多市民遊覽,土壤易被踐踏,或因此影響其結構和物理性質,養分水平則需靠保養工作維持,故政府的土壤改善管理不能「一刀切」,應先了解各區土壤性質特點,才可制定針對性的調整和管理方案。

另外,研究顯示樹穴土壤的物理性質不理想,他們估計是樹穴四周有水泥或磚塊圍堵,令泥土密度過高、缺乏足夠空間透氣和滲水,以及讓樹木根部發展,構成生長壓力,而路邊種植帶土壤空間限制較少,比斜坡、樹穴及花槽的物理和養分表現較好,建議當局日後多用種植帶作城市綠化。

記者︰歐文瀚

美術︰招潤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