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港生活網站並無進行電話推廣活動

類鼻疽|理大推斷深水埗個案經空氣傳播 籲居山坡旁居民颱風過後緊閉窗戶

發佈時間: 2022/12/20

本港今年錄得逾40宗類鼻疽個案,當中近8成聚集於深水埗區。理大聯同港大醫學院公共衞生學院在8至10月,於深水埗區採集了20個空氣樣本,並在8月15日,即颱風木蘭襲港後第5天,在白田邨重建計畫第10期地盤附近採集的空氣樣本培殖出類鼻疽伯克氏菌,首次發現類鼻疽菌可在颱風後的空氣中存活,推斷該區個案是透過吸入性感染,即空氣傳播。

  • {{hket:inline-image name="de67c74d-5c19-4305-a7f4-bb0329645fc0.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645e2d35-fbb9-446f-91e2-aad0aa7787e2.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258813a1-9811-4807-b731-3583451dd637.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94917683-dbed-416b-8e04-51f0dd7ff5bb.jpg"}}{{/hket:inline-image}}

理大醫療科技及資訊學系副教授蕭傑恒稱,為九龍西於2015年1月至今年10月錄得的38個案,以及白田邨空氣樣本,進行全基因組排序及比對後證實,空氣樣本與今年夏季及秋季的深水埗區個案,同屬全新菌株ST-1996。惟ST-1996最早發現於2016年的深水埗區個案,翻查衞星圖象可見,白田邨地盤當時仍未動工,故其非最早源頭。

團隊及後擴大調查,在嘉頓山及石硤尾公園,共採集48個泥土樣本及17個污水樣本,其中11個泥土樣本類鼻疽菌核酸呈陽性。分析天文台7個數據監察站,於團隊採樣當日錄得的風向資料後,合理懷疑陽性樣本由嘉頓山吹至。

深水埗大面積植被消失 或加速惡菌吹散

蕭稱,深水埗區市區植被自2016年持續減少,至今已有約16.2萬平方米的植被面積消失,惟有文獻指出,缺乏植被的土壤較鬆散,若加上暴雨來襲,將加速類鼻疽菌從深層土壤向地表移動、氣溶膠化和被強風進一步驅散,估計感染數字會在明年風季再次上升,呼籲當局加強綠化。

他又建議,居於山坡旁的市民,特別是長者及患有長期病如糖尿病等高危人士,在颱風日及其後數天緊閉窗戶。

此外,團隊發現在今年8月至10月感染類鼻疽的18名九龍西患者中,72%患肺炎,比其他地區高,被問及情況是否與ST-1996相關,港大醫學院公共衞生學院副教授林讚育指,ST-1996雖然與其他亞洲地區如馬來西亞等的菌株相似,但其生態和傳播性等仍有待確認。

深水埗增1翁染類鼻疽 , 多93環境樣本陽性 , 詳情即睇[下一頁]

撰文:梁薾心
責任編輯:方雅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