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港生活網站並無進行電話推廣活動

晴報醫療室︳10歲童患過度活躍症 常郁膊頭稱「畀人整蠱」 家長憂撞邪醫生揭開真相

發佈時間: 2022/12/30

「專注力失調及過度活躍症」(ADHD)由於常見於孩童,近年備受家長關注,但並不是所有治療都一帆風順。精神科專科醫生張漢奇向《晴報》分享一宗病例指,一名患有ADHD的10歲孩子在服藥後,竟離奇出現「郁膊頭」的情況,孩子也表示自己好像「畀人整蠱」般難受控,家長甚至憂慮孩子撞邪。對此,張醫生拆解當中真相,實則並非與靈異事件有關。

同場加映:

Sick問識答︳提子包、吞拿魚包較健康!​ 營養師:2類麵包熱量高易肥

{{hket:ul-video id="7330"}}{{/hket:ul-video}}

曾服用提升專注力藥物

精神科專科醫生張漢奇憶述,該名年約10歲的小學生成長期間一直表現乖巧,學業成績也還可以。但老師始終覺得他比其他小朋友難集中精神,「上堂好似發夢咁」,於是叫家長帶他去做評估。經臨床心理學家的評估證實,原來他患有「專注力失調及過度活躍症」。

家長當時隨即帶孩子求醫,醫生當時並處方了提升專注力的藥物,孩子的集中力在服藥後的確有明顯進步,做功課也比以前快,家長也很滿意。但奇怪的事開始發生,家長這時發現孩子開始整天都「郁膊頭」,膊頭不斷聳高放低,「叫極佢都係咁樣」;而孩子則表示自己好像「畀人整蠱」,令他不由自主地「郁膊頭」。

醫生:藥物觸發抽動症

家長當時聽到孩子表示「畀人整蠱」即十分驚慌,甚至猜疑與靈異事件中邪有關,最終帶同孩子向張漢奇醫生求醫。張漢奇醫生表示:「我見到這小朋友郁膊頭的時候,覺得有可能是患了『抽動症』。常見的抽動症徵狀包括眨眼、擠眉皺鼻、聳肩、點頭、側頸,甚至突然手腳抽搐或甩手臂等。抽動症主要於兒童時期出現,而患有ADHD的小朋友同時出現抽動症的機會亦較高。」

後經診斷發現,這位孩子本身的確患有抽動症,原本徵狀不明顯;但因服食過提升專注力的藥物,令抽動症表面化,所以不停「郁膊頭」嚇壞媽咪。張漢奇醫生指:「替孩子調校了藥物後,抽動的情況有進展,但集中力又比以前差了。在這兩難情況下,唯有再將專注力藥物的劑量增加,以另外的藥物紓緩他的抽動,幸好病情慢慢有了進展,最後這小朋友再沒有被抽動症影響了。」

  • {{hket:inline-image name="clickpic_600_600_1024.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c1-01.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c1-02.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c1-03.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c1-04.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c1-05.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c1-06.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c1-07.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c1-08.jpg"}}{{/hket:inline-image}}

每100名兒童約有5人患有ADHD

據香港藥學服務基金資料,抽動症(又稱妥瑞症,Tourette Syndrome)是一種神經疾病,通常在2至15歲童年時期病發。患者會不自主地出現聲音型和運動型抽搐,包括不停眨眼、面部抽搐、聳肩、搖頭、手腳抽動、不自主地重複詞語及說話急促等等。 

抽動症通常與「專注力失調及過度活躍症」(ADHD),強迫症和其他行為問題等互為關聯。抽動症的成因至今沒有明確的解釋,但相信是由環境因素及遺傳因子異常有關。根據研究指出,患者涉及SLITRK1基因突變,影響腦部的樹突狀細胞生長。

至於ADHD方面,據本港衞生署資料指,本港每100名兒童便約有5人患有此症,其中以男孩居多,當中約8成患者的病徵會持續至青少年期、6成5會持續至成年期。資料指患病原因仍有待研究,但有證據顯示與遺傳有關,而母親於懷孕期間吸煙或酗酒、嬰兒早產及出生體重不足、曾患腦炎、中鉛毒、新陳代謝出現異常、腦癇症、腦創傷等,都會增加患病風險。

U Lifestyle App睇盡《晴報》新聞資訊及自家節目 ↓
↓↓同步更新、更快更順↓↓
免費下載

每朝索取《晴報》:精明生活.健康家庭.開心娛樂

撰文:吳梓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