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港生活網站並無進行電話推廣活動

熟讀法例擅溝通 金融合規專才 習文學啟思維

發佈時間: 2023/01/06

金融業積極革新,引入新技術及運作模式,望提升競爭力,亦衍生人力資源需求,業界欲吸納多元人才。香港金融科技協會董事會成員及大灣區主管李嘉明(Irene)從事行業內合規管理工作多年,由文科人出身,到接觸科技應用,初入行時亦是努力邊學邊做,坦言古典文學亦可啟發思維。

金融行業近年銳意引入新科技,現時從事財富管理機構合規工作的李嘉明表示,採用新技術及推出服務時,都要留意法規遵從問題。她有超過14年的金融合規經驗,曾任職私人銀行、商業銀行和保險公司的合規管理工作,近年亦推動金融業的數碼化和監管科技的創新發展。

金融業革新 多元人才搶手

從事財金行業,亦涉足新科技,不過李嘉明其實是文科出身:「我喜歡文字,愛文學欣賞,細看前人留下痕迹,才有文明,亦是了解世界的渠道。」她認為透過歷史可以學習前人經驗。由中學開始已修讀中西文學的李嘉明,熱愛文學之餘,更學琵琶、甚至舞獅,不過大學畢業後,從事了一陣子學術研究,就大膽地加入保險行業,從事法規相關工作。

多研究求教 了解行業運作

李嘉明入行時到當時的永隆保險(現為招商永隆保險)工作,當時合規工作並未盛行,她坦言就像白兔走進一個獅子世界一樣,幸好公司各主管配合,在短短3個月內她亦成功走訪不同部門,了解各部門運作,才可達成任務;她坦言事前功夫其實要做足,包括熟讀法例,了解公司背景、行業痛點,要比有工作經驗的人更勤力,是她走進新行頭的經驗之談。

從事合規工作,李嘉明亦為此進修法律課程。不過她坦言,讀書其實非必要,重點是要多研究,看清楚運作,例如當時的工作要與不同部門主管溝通,她會主動向行內人求教,了解保險行業操作:「與主管訪談時不可予人沒頭沒腦的感覺,亦要了解對手,對方才不會敷衍了事。」

當市場都在談論金融科技產品發展時,往往忽略了金融監管科技方面,其實李嘉明在這範疇已研究多年,她表示銀行業發展離不開合規,而且必須做,要如何安全合規地推出服務、產品,事前一定要清楚,在新舊法例中如何討論,與學者、律師、政府溝通等,最後才能了解如何聚焦人才配合。

引《雁過留痕》前人足迹尋機遇

由文學研究到加入財金行業,到現在接觸科技發展,熱愛文學及歷史研究的李嘉明坦言其實未離開過自身興趣,她現時經常參與文學會議,但同時亦參加不少科技活動,包括鬧哄哄的數字貨幣會議。

市場不斷討論數字貨幣發展,香港應如何部署時,李嘉明引用蘇軾《雁過留痕》一詞,她形容香港現時可能在雪地上觀察一樣,只看到雁的一部分,但看不同其背部,但雁會留下痕迹,即使走得較慢,但看清楚足迹,仍可看到機會及發展。在理性的科學發展上,又或是合規發展上,各方有不同看法,李嘉明認為她有軟性的文學特質,反而會幫助溝通,若有新科技發生,認為歷史都在重複及有軌迹,可以作為參考。

搶科技人才 心態比技術重要

正因為財金行業變革,近年追逐科技人才,李嘉明指就如當年她入行一樣,首先心態比技術更重要;她認為財金機構除了注意人才的硬技術外,更重要注重人才的思維,新入行者要留意社會發展及具有國際視野。

她分享個人經驗指,入行多年在不同機構工作過,面對過人才流失,她坦言人才轉職快代表行業旺,亦代表社會反應靈活,人才轉職亦能增進視野,作為主管,她亦不介意吸納新鮮人。不過她亦坦言,企業本身亦要有理想部署,有健全體制才可以在人才流動暢旺時保持運作。

原文刊《香港經濟日報》

記者:彭振濠

美術:招潤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