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衞生署的資料顯示,單在2020年,心臟疾病已佔該年度登記死亡人數的13%,當中以冠心病為最主要死因,平均每天約有10.5人因冠心病而死亡。事實上,心臟病一直是本港三大致命殺手之一,不想成為下一個受害者,就要及早了解自己患上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做好超前部署,現時已有不少藥物可做到預防及治療,以延緩心臟病變。
心臟病病徵易與其他疾病混淆
港怡醫院李綺婷醫生指出,除年齡、性別及家族病史這些不可改變的因素外,主要造成心血管疾病的環境因素主要與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吸煙、肥胖、生活飲食習慣不良有關。「環境因素影響時間愈久,對心血管的破壞亦愈大,若能及早留意,便可做到防患於未然」。可惜,不是所有心臟病患者都有明顯病徵,有時候就算患者出現如胸口痛、呼吸急促、出汗,甚至心絞痛時,亦易與其他疾病的病徵如肺病、肌肉痠痛等混淆,而令人掉以輕心,延誤治療,故李醫生提醒市民,一旦出現以上徵狀,便應儘快求醫以及作詳細的心臟檢查。一般而言,醫生可先透過如驗血的方式,檢測患者的三高狀況及心臟酵素指數,再按需要配合運動心電圖、運動心臟超聲波及心臟血管造影等檢查作診斷,揪出病因,再輔以合適的治療。
{{hket:inline-image name="shutterstock_796317073.jpg"}}{{/hket:inline-image}}
心臟病風險篩查 預測患病風險
不過,大多數市民在疾病還未出現病徵時,也不會主動找醫生作詳細的心臟檢查,因此若能夠推行早期心臟病風險篩查,透過使用心臟病風險計算機作簡單的自我風險因素評估,先計算自己患病風險的高低,再作進一步的檢查及治療,便可做好超前部署,有效地預防心血管病變,減低病情惡化的機會。李綺婷醫生指出,醫學界早已推出多種心臟病風險計算機,旨在預測不同人士的患病風險。當中,美國心臟學會的ASCVD 風險計算機,只需簡單輸入年齡、性別、家族病史、血壓、吸煙習慣、膽固醇、糖尿病等的風險因素,就可預計未來10年患上心血管病的風險。
改善不良生活習慣 提升心臟健康
其實要防範心臟疾病來襲,市民最好從日常生活習慣做起。李綺婷醫生指出,心臟疾病由於無法徹底根治,確診後,患者只能靠藥物、手術,配合改善生活習慣來控制病情,故鼓勵市民進行早期心臟病風險篩查的同時,應從改善生活習慣入手,透過培養良好的飲食習慣、控制體重、戒煙戒酒及維持每星期進行150分鐘中強度帶氧運動等,改善三高及體重,長遠預防心臟疾病的出現。
{{hket:inline-image name="DSCF0970.JPG"}}{{/hket:inline-image}}
-
周吉佩新歌MV唔搵老婆做女主角? Louise親自「選妃」對床戲大方開綠燈 |
|
-
旅遊注意|大媽高強度旅行玩到盡 4日遊行程緊密早出晚歸 胸悶氣喘揭過勞致心衰竭 |
|
-
JPEX案丨29歲TVB藝員鄭雋熹涉案被捕 被指為詐騙集團成員 |
|
-
癌症治療|13歲及15歲童患癌 李嘉誠捐$100萬轉介養和接受質子治療 |
|
-
曼谷Siam Paragon槍擊案|34歲中國女遊客中槍亡 5歲雙胞胎姊妹尋母 向當地人求助:媽媽會死嗎? |
|
-
打風|天文台:小犬明日升級超颱 料周五至周末迫港 2因素決定風勢強弱 |
|
-
抗衰老要及早 中年開始要進補 傳統四大天然中藥成效佳 |
|
-
-
新四高你要識 運動|飲食|定期檢查|保健品 四管齊下「穩」返健康 |
|
-
叢狀神經纖維瘤影響身心 97%望安全網引入新型藥物 |
|
-
-
-
-
您也可能喜歡...
-
食用安全|荃灣$118外賣泡菜炒飯 港男食到一半爬出活蚯蚓 店方強硬回應惹質疑
|
-
旅遊注意|大媽高強度旅行玩到盡 4日遊行程緊密早出晚歸 胸悶氣喘揭過勞致心衰竭
|
-
癌症治療|13歲及15歲童患癌 李嘉誠捐$100萬轉介養和接受質子治療
|
-
曼谷Siam Paragon槍擊案|34歲中國女遊客中槍亡 5歲雙胞胎姊妹尋母 向當地人求助:媽媽會死嗎?
|
-
【晴報 睇住賞 – 送22份香港紅十字會急救主題桌上遊戲 + 行山專用急救包】
|
-
曼谷Siam Paragon槍擊案|14歲槍手身份曝光 為名校學生父母為教授 曾長期接受心理治療
|
-
家居意外|乾衣機故障釀火災女鄰居發現拍門 男戶主及時逃生
|
早篩查早治療 心臟病其實可防可控 - 晴報 - 健康 - 心臟健康 - D230208
早篩查早治療 心臟病其實可防可控 - 晴報 - 健康 - 心臟健康
根據衞生署的資料顯示,單在2020年,心臟疾病已佔該年度登記死亡人數的13%,當中以冠心病為最主要死因,平均每天約有10.5人因冠心病而死亡。事實上,心臟病一直是本港三大致命殺手之一,不想成為下一個受
https%3A%2F%2Fskypost.ulifestyle.com.hk%2Farticle%2F3446856%2F%E6%97%A9%E7%AF%A9%E6%9F%A5%E6%97%A9%E6%B2%BB%E7%99%82%20%E5%BF%83%E8%87%9F%E7%97%85%E5%85%B6%E5%AF%A6%E5%8F%AF%E9%98%B2%E5%8F%AF%E6%8E%A7
https://skypost.ulifestyle.com.hk/article/3446856/早篩查早治療-心臟病其實可防可控
https://resource01-proxy.ulifestyle.com.hk/res/v3/image/content/3445000/3446856/OP_1024.jpg
https://resource01-proxy.ulifestyle.com.hk/res/v3/image/content/3445000/3446856/
健康
心臟健康
503
3446856
514
514003004
健康 心臟健康
冠心病,港怡醫院,運動,糖尿病,膽固醇,高血壓,心臟病
實體詞,疾病/痛症/損傷/病徵,冠心病,實體詞,醫院及院舍,港怡醫院,實體詞,興趣,運動,實體詞,疾病/痛症/損傷/病徵,糖尿病,實體詞,疾病/痛症/損傷/病徵,膽固醇,實體詞,疾病/痛症/損傷/病徵,高血壓,實體詞,疾病/痛症/損傷/病徵,心臟病
疾病 心臟 心臟病 風險 習慣 醫生 因素 心血管 患者 年齡 性別 治療 家族 計算機 病史 生活 運動 李綺婷 市民 當中 病徵 飲食 病情 藥物 環境 血壓 心電圖 酵素 指數 需要
2023-02-08
早篩查早治療-心臟病其實可防可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