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衞生署的資料顯示,單在2020年,心臟疾病已佔該年度登記死亡人數的13%,當中以冠心病為最主要死因,平均每天約有10.5人因冠心病而死亡。事實上,心臟病一直是本港三大致命殺手之一,不想成為下一個受害者,就要及早了解自己患上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做好超前部署,現時已有不少藥物可做到預防及治療,以延緩心臟病變。
心臟病病徵易與其他疾病混淆
港怡醫院李綺婷醫生指出,除年齡、性別及家族病史這些不可改變的因素外,主要造成心血管疾病的環境因素主要與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吸煙、肥胖、生活飲食習慣不良有關。「環境因素影響時間愈久,對心血管的破壞亦愈大,若能及早留意,便可做到防患於未然」。可惜,不是所有心臟病患者都有明顯病徵,有時候就算患者出現如胸口痛、呼吸急促、出汗,甚至心絞痛時,亦易與其他疾病的病徵如肺病、肌肉痠痛等混淆,而令人掉以輕心,延誤治療,故李醫生提醒市民,一旦出現以上徵狀,便應儘快求醫以及作詳細的心臟檢查。一般而言,醫生可先透過如驗血的方式,檢測患者的三高狀況及心臟酵素指數,再按需要配合運動心電圖、運動心臟超聲波及心臟血管造影等檢查作診斷,揪出病因,再輔以合適的治療。
{{hket:inline-image name="shutterstock_796317073.jpg"}}{{/hket:inline-image}}
心臟病風險篩查 預測患病風險
不過,大多數市民在疾病還未出現病徵時,也不會主動找醫生作詳細的心臟檢查,因此若能夠推行早期心臟病風險篩查,透過使用心臟病風險計算機作簡單的自我風險因素評估,先計算自己患病風險的高低,再作進一步的檢查及治療,便可做好超前部署,有效地預防心血管病變,減低病情惡化的機會。李綺婷醫生指出,醫學界早已推出多種心臟病風險計算機,旨在預測不同人士的患病風險。當中,美國心臟學會的ASCVD 風險計算機,只需簡單輸入年齡、性別、家族病史、血壓、吸煙習慣、膽固醇、糖尿病等的風險因素,就可預計未來10年患上心血管病的風險。
改善不良生活習慣 提升心臟健康
其實要防範心臟疾病來襲,市民最好從日常生活習慣做起。李綺婷醫生指出,心臟疾病由於無法徹底根治,確診後,患者只能靠藥物、手術,配合改善生活習慣來控制病情,故鼓勵市民進行早期心臟病風險篩查的同時,應從改善生活習慣入手,透過培養良好的飲食習慣、控制體重、戒煙戒酒及維持每星期進行150分鐘中強度帶氧運動等,改善三高及體重,長遠預防心臟疾病的出現。
{{hket:inline-image name="DSCF0970.JPG"}}{{/hket:inline-image}}
-
流行都市|宋芝齡2000呎半山豪宅曝光 露台坐擁無敵海景 有三個傭人服侍 |
|
-
美國實測|30款家居清潔劑全釋出有害物 可損呼吸系統增患癌風險 建議1類較安全 |
|
-
管家王|兩兄弟守住60年老餅店 90歲媽媽每日返舖幫手 |
|
-
周吉佩人氣急升即被冒充身份 騙徒漁翁撒網式花言巧語𠱁粉絲 |
|
-
飲食攻略|缺維他命B易失眠、皮膚差 營養師拆解3大攝取時機+8大好處【附食物名單】 |
|
-
愛回家丨熊家赴廣州搞見面會迎中秋 粉絲迫爆商場 周嘉洛吳偉豪勁開心 |
|
-
-
脈衝場消融術治療房顫新趨勢 手術時間短 適合年老患者 |
|
-
發放正能量 為精神健康打氣 多關懷 多鼓勵 抑鬱症不再可怕 |
|
-
捐助「愛心滿東華」免費醫療服務計劃 為貧病者重拾健康 |
|
-
心房顫動易致中風 新型薄血藥兼備「解藥」 助止血應急 |
|
-
-
對付暗瘡有竅門認清有效成份 新型藥膏助紓緩身體暗瘡 |
|
-
您也可能喜歡...
-
美國實測|30款家居清潔劑全釋出有害物 可損呼吸系統增患癌風險 建議1類較安全
|
-
飲食攻略|缺維他命B易失眠、皮膚差 營養師拆解3大攝取時機+8大好處【附食物名單】
|
-
蟲出沒注意|徒手拍死隱翅蟲沾毒液 手臂發炎潰爛一周未癒 醫生教3步應對防惡化
|
-
心理陰影?|陪妻入產房剖腹誕子 夫見大量血稱精神受創 婚姻破裂告醫院索賠50億
|
-
吸煙禍害|5孩爸爸9歲起吸煙日食20支 兩度昏迷移植雙肺續命
|
-
誤吞異物|將耳機當維他命丸 婦人誤吞落肚感崩潰 手機靠近腹部獲「連線」
|
-
猝死危機|便秘10日入急症 男子堅持灌腸引發一病猝亡 醫生拆解成因:一類人不宜灌腸
|
-
眼睛健康|中年女戴Con 30年 一陋習致發炎視力模糊 醫生教揀隱形眼鏡2大要點
|
早篩查早治療 心臟病其實可防可控 - 晴報 - 健康 - 心臟健康 - D230208
早篩查早治療 心臟病其實可防可控 - 晴報 - 健康 - 心臟健康
根據衞生署的資料顯示,單在2020年,心臟疾病已佔該年度登記死亡人數的13%,當中以冠心病為最主要死因,平均每天約有10.5人因冠心病而死亡。事實上,心臟病一直是本港三大致命殺手之一,不想成為下一個受
https%3A%2F%2Fskypost.ulifestyle.com.hk%2Farticle%2F3446856%2F%E6%97%A9%E7%AF%A9%E6%9F%A5%E6%97%A9%E6%B2%BB%E7%99%82%20%E5%BF%83%E8%87%9F%E7%97%85%E5%85%B6%E5%AF%A6%E5%8F%AF%E9%98%B2%E5%8F%AF%E6%8E%A7
https://skypost.ulifestyle.com.hk/article/3446856/早篩查早治療-心臟病其實可防可控
https://resource01-proxy.ulifestyle.com.hk/res/v3/image/content/3445000/3446856/OP_1024.jpg
https://resource01-proxy.ulifestyle.com.hk/res/v3/image/content/3445000/3446856/
健康
心臟健康
503
3446856
514
514003004
健康 心臟健康
冠心病,港怡醫院,運動,糖尿病,膽固醇,高血壓,心臟病
實體詞,疾病/痛症/損傷/病徵,冠心病,實體詞,醫院及院舍,港怡醫院,實體詞,興趣,運動,實體詞,疾病/痛症/損傷/病徵,糖尿病,實體詞,疾病/痛症/損傷/病徵,膽固醇,實體詞,疾病/痛症/損傷/病徵,高血壓,實體詞,疾病/痛症/損傷/病徵,心臟病
疾病 心臟 心臟病 風險 習慣 醫生 因素 心血管 患者 年齡 性別 治療 家族 計算機 病史 生活 運動 李綺婷 市民 當中 病徵 飲食 病情 藥物 環境 血壓 心電圖 酵素 指數 需要
2023-02-08
早篩查早治療-心臟病其實可防可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