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分對人體相當重要,但原來煲水都有一門學問。台灣食安專家譚敦慈近日拆解煲水前取水的最好時機,又提醒煲滾水後要記得做一動作,就可以飲得更健康。
同場加映:
Healthy Life︳初入行跑急症 被質疑「跑得幾多年」 謝德新行醫近30年:救人初心不變
{{hket:ul-video id="7489"}}{{/hket:ul-video}}
有「無毒教母」之稱的食安專家譚敦慈近日在《健康2.0-明欣醫聊事》中分享關於飲水的健康小貼士,她建議大家煲水時可取晚上的自來水,因為「白天水流動都很快,所以到晚上取水時不大容易有有毒物質殘留」;相反晚上睡覺時水管內沒有流動,有機會累積一些重金屬等,待翌日早上再次開啟水管時就可能會釋出。她表示可以利用這些水刷牙、洗臉或沖馬桶等,但不要用來煲水飲用。
除此之外,她又建議大家可用可用熱水壺或304、316不鏽鋼煲水,亦可選有不含鉛的玻璃水壺。她強調煲水後,如水本身未有過濾,煲滾後要記得打開抽油煙機,開蓋後再煮,可以減少三鹵甲皖、氯或PM2.5暴露;如水本身已被過濾,就可以省略這步驟。
譚敦慈又表示不建議飲用「樽裝水」及「杯水」,因這些容器有塑膠微粒的風險,所以她會自備保溫杯。她最後提醒,未飲完的水最好不要放到翌日再飲,因打開飲過後其實會滋生細菌,建議最好當天飲畢,否則就將剩下的水倒掉。
拆解翻煲食水會致癌迷思
本港營養資訊專頁「heal.the.lifeee」的營養師在Instagram專頁指出,近年不時都會聽到坊間有指,重複把同一壺水翻熱飲用會對身體造成負面影響,甚至會釋出致癌物質。營養師解釋,任何食水之中都會含有亞硝酸鹽;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的標準,每公升自來水應低於3毫克亞硝酸鹽,而香港的食水每公升平均含有0.004毫克的亞硝酸鹽,故此以WHO的標準而言,香港食水的亞硝酸鹽含量屬於非常低、非常安全。
營養師表示,有研究數據指出,香港食水不論重新翻熱多少次,亞硝酸鹽含量的升幅也沒有大分別,故此市民不用擔心重新翻熱食水會致癌
- {{hket:inline-image name="0_600.jpe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1_600.jpe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2_600.jpe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3_600.jpe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4_600.jpeg"}}{{/hket:inline-image}}
翻煲食水沒有問題 水煲才是關鍵
而「heal.the.lifeee」營養師就提醒大家,如果不想因為飲水而染病,就應該定期清洗熱水煲;長期沒有清洗的話,容易滋生細菌兼出現鐵鏽味,增加染病風險。營養師建議大家,可以在熱水煲中加少入白醋及檸檬汁,煲滾後靜待一晚,第2天再多次清洗熱水煲,就能夠確保熱水煲清潔徹底。
中大生命科學院食品營養學系教授張志強也曾接受《晴報》訪問解釋,翻煲食水本身沒有問題,反而水煲才是關鍵,
「巿面上有水煲聲稱是不鏽鋼製造,其實質料滲有雜質,長時間加熱會加速氧化,令鐵鏽及金屬雜質流入水中。」
就算是傳統銻水煲也滲有不同金屬,另外膠水煲也會因長期加熱後而容易磨損,有機會釋出塑化劑等化學成分,故此不建議使用,
「如用平價水煲,建議換得頻密點,最好每一兩年便更換新的。同時要注意,水煲發熱綫應密封,若發熱綫外露,容易黏附污漬和鏽漬。」
張志強續指,煲水後宜存放在玻璃樽內,最好不要超過一周飲用。他提醒,「一般人以為只裝水唔污糟,常忽略洗水樽,遺忘水樽都可能被細菌或微生物污染」;至於清洗方面,香港食水屬「軟水」,不像北美的「硬水」般易沉澱礦物質,使用醋或檸檬酸清洗時只要注意濃度,不會影響水煲的保養。
U Lifestyle App睇盡《晴報》新聞資訊及自家節目 ↓
↓↓同步更新、更快更順↓↓
【免費下載】
每朝索取《晴報》:精明生活.健康家庭.開心娛樂
-
管家王|刮砧板+撳刀頭借力最傷刀 刀具達人7問7答籲戒4大壞習慣 |
|
-
落選港姐|何思懿正式加入TVB新聞部做記者 刪走IG大量性感長腿照網友嘆可惜 |
|
-
新手媽媽|餵母乳困難多 專家教新手爸一招做「神隊友」 助穩BB飲奶情緒 |
|
-
糖尿病|35歲男愛喝汽水不喝水突失明 送院證糖尿病上眼【附預防4式】 |
|
-
食用安全|原定明年8月成婚 19歲女食三文治鯁死 拆解鯁喉6類高危食物+急救方法 |
|
-
杭州亞運︳陳欣欣30年不變嘉諾仔變嘉樂佬 主持專業獲好評亞視味濃夠親切 |
|
-
抗衰老要及早 中年開始要進補 傳統四大天然中藥成效佳 |
|
-
-
新四高你要識 運動|飲食|定期檢查|保健品 四管齊下「穩」返健康 |
|
-
叢狀神經纖維瘤影響身心 97%望安全網引入新型藥物 |
|
-
-
-
-
您也可能喜歡...
-
新手媽媽|餵母乳困難多 專家教新手爸一招做「神隊友」 助穩BB飲奶情緒
|
-
糖尿病|35歲男愛喝汽水不喝水突失明 送院證糖尿病上眼【附預防4式】
|
-
食用安全|原定明年8月成婚 19歲女食三文治鯁死 拆解鯁喉6類高危食物+急救方法
|
-
虐待兒童|馬國13歲兒用光網絡數據 母大發雷霆潑熱水致重傷 庭上拒認罪被揭更多惡行
|
-
飲酒過量|10分鐘狂飲52度白酒 男子酒精中毒亡 揭公司聚餐老闆一招狂勸酒
|
-
長新冠|牛津研究:新冠康復者肺異常風險高14倍 大腦異常高3倍或致認知衰退
|
-
AI人工智能|4歲男童患「怪病」 3年睇17名醫生無果 媽媽靠ChatGPT成功找出病因
|
-
HPV病毒|男子長期聲音沙啞 求醫揭染HPV病毒 醫生拆解4大高危感染場所
|
煲水迷思︳煲水宜用夜晚水? 2種水忌飲用 煲水後一動作飲得更安心︳拆解翻煲食水致癌迷思 - 晴報 - 健康 - 飲食與運動 - D230201
煲水迷思︳煲水宜用夜晚水? 2種水忌飲用 煲水後一動作飲得更安心︳拆解翻煲食水致癌迷思 - 晴報 - 健康 - 飲食與運動
水分對人體相當重要,但原來煲水都有一門學問。台灣食安專家譚敦慈近日拆解煲水前取水的最好時機,又提醒煲滾水後要記得做一動作,就可以飲得更健康。 同場加映: Healthy Life︳初入行跑急症 被質疑
https%3A%2F%2Fskypost.ulifestyle.com.hk%2Farticle%2F3450349%2F%E7%85%B2%E6%B0%B4%E8%BF%B7%E6%80%9D%EF%B8%B3%E7%85%B2%E6%B0%B4%E5%AE%9C%E7%94%A8%E5%A4%9C%E6%99%9A%E6%B0%B4%EF%BC%9F%E3%80%802%E7%A8%AE%E6%B0%B4%E5%BF%8C%E9%A3%B2%E7%94%A8%E3%80%80%E7%85%B2%E6%B0%B4%E5%BE%8C%E4%B8%80%E5%8B%95%E4%BD%9C%E9%A3%B2%E5%BE%97%E6%9B%B4%E5%AE%89%E5%BF%83%EF%B8%B3%E6%8B%86%E8%A7%A3%E7%BF%BB%E7%85%B2%E9%A3%9F%E6%B0%B4%E8%87%B4%E7%99%8C%E8%BF%B7%E6%80%9D
https://skypost.ulifestyle.com.hk/article/3450349/煲水迷思-煲水宜用夜晚水-2種水忌飲用-煲水後一動作飲得更安心-拆解翻煲食水致癌迷思
https://resource01-proxy.ulifestyle.com.hk/res/v3/image/content/3450000/3450349/11_1024.jpeg
https://resource01-proxy.ulifestyle.com.hk/res/v3/image/content/3450000/3450349/
健康
飲食與運動
503
3450349
514
514003001
健康 飲食與運動
健康問題,家居,致癌物,塑化劑,食用安全,食水,重金屬,營養師,台灣
健康醫療,健康問題,地產,家居,實體詞,有害化學物/毒品,致癌物,實體詞,有害化學物/毒品,塑化劑,健康醫療,健康養生,食用安全,實體詞,能源及天然資源種類,食水,實體詞,有害化學物/毒品,重金屬,實體詞,工種,營養師,實體詞,地域及地區,台灣
健康,家居
食水 水煲 煲水 晴報 譚敦慈 香港 營養師 解釋 張志強 專家 營養 不鏽鋼 食安 檸檬 迷思 長期 風險 問題 影響 亞硝酸鹽 飲水 關鍵 教母 雜質 礦物質 資訊 學系 教授 金屬 自來水
2023-02-01
煲水迷思-煲水宜用夜晚水-2種水忌飲用-煲水後一動作飲得更安心-拆解翻煲食水致癌迷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