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歲後1天2次量血壓 助及早識別血管病變

發佈時間: 2023/02/08

40歲後1天2次量血壓 助及早識別血管病變

居家安老是未來大勢,懂得準確量血壓對健康起關鍵作用。有老人科專科醫生指,高血壓是無聲殺手,可誘發中風、心臟病、腎衰竭等風險,但患者未必有病徵。由於血壓不時有變動,若單靠覆診時醫生量度,數據或太片面,建議40歲後養成自行量血壓的習慣。惟專家指,量血壓未必愈多愈好,過份緊張或焦慮會導致數據偏差,建議每日早晚量度2次即可。

老人科專科醫生佘達明表示,血壓過高會使血管持續受壓,導致病變發生,「如腦血管出問題,會引發中風;心血管出問題,會導致心臟病;腎血管出事,也會導致腎衰竭等。」

量太密致焦慮 反影響讀數

惟高血壓是無聲殺手,患者未必會有病徵,而且血壓在24小時內不斷變動,單靠覆診時醫生量度難獲全面數據,「因血壓會隨年齡增長而上升,約每10年會高2至3度,若上壓達120至139,下壓達80至89已屬前期高血壓,故建議40歲後應定期量度。」

佘續說,雖然血壓在1日中不斷變化,但並非量度愈密愈好,「曾有病人每小時都量一量血壓,因焦慮反而令指數上升。」他指,一般人每日量2次血壓已經足夠,早上如廁後、刷牙及吃早餐前可先量度一次,晚上睡覺前再量度第二次,「量血壓時最重要保持心平氣和,量度前避免做運動,應坐着測量,且忌看電視或玩手機,以免受刺激令讀數上升。」至於住院的病人,因身體情況較差,故院方才會加密量度血壓。

可先與家庭醫生血壓計「對數」

選擇血壓計方面,佘指不同牌子讀數會有差異,建議可先與家庭醫生的水銀血壓計「對數」,「若僅相差5至10度亦屬正常。」若自行量度血壓,選擇手臂式血壓計會較準確,最佳量度位置為手肘對上,因該處與心臟屬同一水平,誤差較少,「手指式血壓計會因手凍影響讀數,手腕式血壓計則會因手腕轉動而出現不同數值。」

佘續指,過去曾有病人在診所度血壓時,上壓升至160、170度的危險值,回家量度時卻回復上壓110至120度的正常水平,「本以為是家用血壓機讀數不準確,對比醫生的血壓機讀數後,發現病人有白袍恐懼(white coat hypertension),看到醫護會特別緊張,才令血壓急升。」

記者:脫芷晴

美術:招潤洪

欄名: Healthy 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