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獲普立兹獎的美國資深調查記者赫什(Seymour Hersh)指控,美國總統拜登去年下令美軍於波羅的海下放置炸彈,炸毀北溪(Nord Stream)天然氣管道。不過,白宮及美國中情局等均否認,駁斥報道完全錯誤及純屬虛構。
{{hket:inline-image name="RTS20220927_MDF32173.JPG"}}{{/hket:inline-image}}
赫什周三發表文章,引匿名消息來源指,拜登很早前就定下了破壞管道的決定,並和中情局進行9個月的討論,最終決定於去年6月在北約海上演習,靠演習部隊的掩護,由美國海軍潛水員於波羅的海北溪管道放置炸藥,在3個月後與挪威合作以遙距方式引爆,炸毀4條北溪管道的其中3條。管道爆炸後,西方把矛頭指向俄羅斯,但目前沒找出與該國有關的證據。
{{hket:inline-image name="profimedia-0667971196-e1675888226528-1024x1014.jpg"}}{{/hket:inline-image}}
赫什聲稱管道被毀可阻俄出售能源 將天然氣武器化
赫什聲稱拜登下令炸毀管道,是因為德國與其他歐洲國家嚴重依賴俄羅斯天然氣,希望管道被毀可阻止俄羅斯透過出售能源獲取資金,將天然氣武器化以實現其政治野心。
俄羅斯外交部回應赫什報道,指俄方一再表示其相信美國與北約參與炸毀北溪管道。美國國家安全會議發言人沃森表示,報道完全錯誤及純屬虛構。
現年85歲的赫什曾在1969年揭露美國在越南戰爭參與「美萊村大屠殺」盛名,在1970年獲得普立茲獎。他亦報道有關越戰及美軍虐待伊拉克戰俘等多宗調查新聞,贏得無數獎項。不過,近年他的報道備受質疑,包括美軍如何尋找拉登和質疑敘利亞叛軍對平民使用化學武器,赫什被指過份依賴匿名者消息來源,缺乏證據。
澤連斯基今出席歐盟峰會
另外,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繼續展開俄烏戰事爆發後第2次外訪,先後去到英國、法國及比利時,周四在布魯塞爾出席歐盟領導人峰會,並在歐洲議會的會議上發表講話,要求歐盟提供更多武器對抗俄羅斯,並盡快啟動烏克蘭加入歐盟的談判。
AI聊天大戰|Google聊天機械人Bard答錯問題 母企市值蒸發千億美元, 詳情即睇【下一頁】
撰文:吳浩南
責任編輯:陳浩義
-
Price.com.hk「精明消費之選2021」 ASUS開創電子科技新生活 |
|
-
用家分享女人之苦 藥劑師推薦真臨床實證 2星期告別頻、急、滲 |
|
-
【華盛証券抽獎】開戶即送$500現金券 參加大抽獎再贏50萬豐富獎品 |
|
-
-
-
-
-
您也可能喜歡...
-
香港國安法| 西九法院玻璃幕牆遭射穿 大批警員今早駐守 警車天橋布防
|
-
第41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正義迴廊》《明日戰記》入圍多項提名 《給十九歲的我》角逐三獎宣布退選
|
-
AI聊天大戰|Google聊天機械人Bard答錯問題 母企市值蒸發千億美元
|
-
土耳其地震|土敘大地震增至1.5萬人罹難 土耳其總統承認震後反應不足
|
-
裁員潮| 美國迪士尼集團重組 全球裁員7000人 料年省55億美元開支
|
-
給十九歲的我|已就事件聯絡校方 私隱公署:倘用個人資料目的改變須獲同意
|
北溪洩漏|普立兹獎名記:拜登下令炸「北溪」管道 白宮斥報道純屬虛構 - 晴報 - 時事 - 要聞 - D230209
北溪洩漏|普立兹獎名記:拜登下令炸「北溪」管道 白宮斥報道純屬虛構 - 晴報 - 時事 - 要聞
曾獲普立兹獎的美國資深調查記者赫什(Seymour Hersh)指控,美國總統拜登去年下令美軍於波羅的海下放置炸彈,炸毀北溪(Nord Stream)天然氣管道。不過,白宮及美國中情局等均否認,駁斥報
https%3A%2F%2Fskypost.ulifestyle.com.hk%2Farticle%2F3458013%2F%E5%8C%97%E6%BA%AA%E6%B4%A9%E6%BC%8F%EF%BD%9C%E6%99%AE%E7%AB%8B%E5%85%B9%E7%8D%8E%E5%90%8D%E8%A8%98%EF%BC%9A%E6%8B%9C%E7%99%BB%E4%B8%8B%E4%BB%A4%E7%82%B8%E3%80%8C%E5%8C%97%E6%BA%AA%E3%80%8D%E7%AE%A1%E9%81%93%20%C2%A0%20%E7%99%BD%E5%AE%AE%E6%96%A5%E5%A0%B1%E9%81%93%E7%B4%94%E5%B1%AC%E8%99%9B%E6%A7%8B
https://skypost.ulifestyle.com.hk/article/3458013/%E5%8C%97%E6%BA%AA%E6%B4%A9%E6%BC%8F%EF%BD%9C%E6%99%AE%E7%AB%8B%E5%85%B9%E7%8D%8E%E5%90%8D%E8%A8%98%EF%BC%9A%E6%8B%9C%E7%99%BB%E4%B8%8B%E4%BB%A4%E7%82%B8%E3%80%8C%E5%8C%97%E6%BA%AA%E3%80%8D%E7%AE%A1%E9%81%93%20%C2%A0%20%E7%99%BD%E5%AE%AE%E6%96%A5%E5%A0%B1%E9%81%93%E7%B4%94%E5%B1%AC%E8%99%9B%E6%A7%8B
https://resource01-proxy.ulifestyle.com.hk/res/v3/image/content/3455000/3458013/0210OG-S06_1024.jpg
https://resource01-proxy.ulifestyle.com.hk/res/v3/image/content/3455000/3458013/
時事
要聞
503
3458013
514
503001001
時事 要聞
軍事衝突,澤連斯基,波羅的海,天然氣,外交,拜登,美軍,烏克蘭,挪威,俄羅斯,白宮,美國
時事,軍事,軍事衝突,實體詞,人物,澤連斯基,實體詞,地域及地區,波羅的海,實體詞,能源及天然資源種類,天然氣,時事,政治,外交,實體詞,人物,拜登,實體詞,美國政府及法定機構,美軍,實體詞,地域及地區,烏克蘭,實體詞,地域及地區,挪威,實體詞,地域及地區,俄羅斯,實體詞,美國政府及法定機構,白宮,實體詞,地域及地區,美國
管道 赫什 美國 報道 俄羅斯 拜登 北溪 美軍 天然氣 波羅的海 武器 總統 歐盟 歐洲 北約 會議 峰會 來源 消息 國家 英國 能源 平民 法國 比利時 議會 證據 炸藥 決定 化學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