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審計報告》提到本港露宿者人數在約10年間增加逾倍至1,564人,而社區組織協會去年的研究顯示約37%受訪無家者感到情緒不穩,但當中僅約24%有接受精神科覆診。協會去年11月至上月底追蹤研究了13名正接受精神科覆診的無家者,指出他們面對排期求醫時間長、難以跟進其病情和生活需要、社區資源和服務宣傳不足等問題。
- {{hket:inline-image name="de67c74d-5c19-4305-a7f4-bb0329645fc0.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d8f2c9f1-f3b3-4c4d-b56d-4a42edc5d61f.jpe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e37dc91c-d674-4449-bde7-11a405b13d26.jpe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55728f30-4707-488a-a9db-5865dc69ba5d.jpe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6751d023-8fef-4a58-8022-efc92a4d3d39.jpeg"}}{{/hket:inline-image}}
55歲的阿成(化名)因抑鬱有自毀傾向,前年開始經門診預約看精神專科,但因缺錢坐車而未有去看專科,至去年6月轉介過期後才由協會成員陪同再次排期,惟排期時間已是明年7月,經求情下才獲安排今年7月見醫生,他之後因試圖自殺而強制入院,才能快至2個月內見醫生,他直言這是個痛苦回憶。
吳衞東指逾7成半精神病人 平均需38周才能見醫生
協會社區幹事吳衞東表示,現時逾7成半的精神病人需要平均38周才能見醫生,但露宿者因面對各種問題令他們難以求診或覆診,例如有人前往求醫時途中因幻聽而不停轉車,導致花光身上金錢,更多人因遺失或被偷去殘疾人士八達通、卻不知道可以補領及申請臨時八達通,減低他們的覆診意欲。
另一名幹事陳仲賢亦謂,患精神病的露宿者多會自成一角、少有接觸社區,難以獲得所需服務,且如他們丟失或更改電話號碼,相關單位可能就不會再跟進他們的情況,如13人當中目前只有46歲的阿英(化名)仍獲社康護士跟進,他之前曾前往參加活動的精神健康綜合社區中心反沒再聯絡他。
精神科社康護士人手不足 1人跟進40至60患者
精神科註冊護士江懷恩亦謂,目前精神科社康護士的人手不足,致其跟進的個案較一般社康護士多近一倍,接近一人跟進40至60患者。
協會認為當局應增設精神科醫生和社康護士的人手、包括加入不同無家者外展隊協助辨識需要跟進的個案,政府也應加強各精神健康綜合社區中心的服務協助有需要人士,港鐵亦可加強宣傳「臨時殘疾人士八達通」,以讓需要人士盡快重新申請。
露宿者近10年間增2.6倍 , 50歲以上升幅3.3倍 , 長期露宿者佔47% , 詳情即睇[下一頁]
撰文︰歐文瀚
責任編輯:陳浩義
-
無綫獲「2023亞洲影藝創意大獎」頒發15個獎項 曾志偉感謝台前幕後無私貢獻 |
|
-
不正常愛情研究所︳林映暉爆前男友怪癖愛聞頭油味 黃紫恩分享明知另一半出軌故事 |
|
-
-
玲玲友情報丨麥玲玲自爆喺超市貼街招招生 一個原因放棄做私人補習老師 |
|
-
汪明荃與鄭少秋冇聯絡拒致電慰問 曾關心欣宜近況:畀啲時間佢 |
|
-
公屋輪候|特快公屋上樓揀中「煙花景」筍盤 港女分享事前2招做足功課 |
|
-
抗衰老要及早 中年開始要進補 傳統四大天然中藥成效佳 |
|
-
-
新四高你要識 運動|飲食|定期檢查|保健品 四管齊下「穩」返健康 |
|
-
叢狀神經纖維瘤影響身心 97%望安全網引入新型藥物 |
|
-
-
-
-
您也可能喜歡...
-
審計報告|露宿者近10年間增2.6倍 50歲以上升幅3.3倍 長期露宿者佔47%
|
-
無家者|調查指逾6成露宿者有牙患 少過1成人牙齒仍齊全 無一得適切治療
|
-
無家者|露宿者疫下日子雪上加霜 有人中招怕傳染街友四圍避
|
-
中招後無地方隔離 公園「避世」 無家者疫下「雪上加霜」 57%無處洗澡
|
-
精神健康|疫情困擾 今年首季求助較對上一季急升66% 3至4成半年輕人抑鬱焦慮
|
-
精神健康|近6成受訪者疫下感煩惱情緒緊張 新生會推免費網上心理治療解抑鬱焦慮
|
-
精神健康|3分1長者第5波疫情感焦慮抑鬱 較兩年前同期升5.6%
|
精神健康|社協 : 37%受訪無家者情緒不穩 倡增精神科醫生外展隊助重回正軌 - 晴報 - 時事 - 要聞 - D230219
精神健康|社協 : 37%受訪無家者情緒不穩 倡增精神科醫生外展隊助重回正軌 - 晴報 - 時事 - 要聞
去年《審計報告》提到本港露宿者人數在約10年間增加逾倍至1,564人,而社區組織協會去年的研究顯示約37%受訪無家者感到情緒不穩,但當中僅約24%有接受精神科覆診。協會去年11月至上月底追蹤研究了13
https%3A%2F%2Fskypost.ulifestyle.com.hk%2Farticle%2F3464813%2F%E7%B2%BE%E7%A5%9E%E5%81%A5%E5%BA%B7%EF%BD%9C%E7%A4%BE%E5%8D%94%20%3A%2037%25%E5%8F%97%E8%A8%AA%E7%84%A1%E5%AE%B6%E8%80%85%E6%83%85%E7%B7%92%E4%B8%8D%E7%A9%A9%20%E5%80%A1%E5%A2%9E%E7%B2%BE%E7%A5%9E%E7%A7%91%E9%86%AB%E7%94%9F%E5%A4%96%E5%B1%95%E9%9A%8A%E5%8A%A9%E9%87%8D%E5%9B%9E%E6%AD%A3%E8%BB%8C
https://skypost.ulifestyle.com.hk/article/3464813/精神健康-社協-37-受訪無家者情緒不穩-倡增精神科醫生外展隊助重回正軌
https://resource01-proxy.ulifestyle.com.hk/res/v3/image/content/3460000/3464813/001_1024.jpg
https://resource01-proxy.ulifestyle.com.hk/res/v3/image/content/3460000/3464813/
時事
要聞
514
3464813
514
503001001
時事 要聞
護士,醫生,院舍,露宿者,社協,自殺,港鐵,八達通,精神病
實體詞,工種,護士,實體詞,工種,醫生,健康醫療,醫療機構,院舍,實體詞,社會族群,露宿者,實體詞,香港政黨與組織機構,社協,實體詞,罪行,自殺,實體詞,發展商及代理商,港鐵,實體詞,品牌,八達通,健康醫療,健康問題,精神病
社區 精神科 醫生 協會 護士 社康 精神 露宿者 排期 當中 時間 情緒 化名 研究 外展 專科 人數 正軌 人手 金錢 問題 精神病 幹事 病情 生活 患者 情況 組織 報告 阿英
2023-02-19
精神健康-社協-37-受訪無家者情緒不穩-倡增精神科醫生外展隊助重回正軌